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广东佛山一模·5)始建于唐、鼎盛于两宋的重庆大足石刻中的《父母恩重经变相》,连环画式地刻出十组雕像,如佛前求子、怀胎守护、临产受苦、哺乳养育等。这反映出
A
统治者推行“三教并行”的政策
B
佛教与儒家的激烈争鸣
C
儒学家借佛教强化伦理道德秩序
D
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据材料可知,《父母恩重经变相》的十组雕像描绘了父母养育子女的辛苦、不易,体现了佛教融合了儒学伦理,积极与中国本土文化融合,故选D项;“三教并行”不合题意,与材料提及《父母恩重经变相》的十组雕像融合中国文化相悖,排除A项;“激烈争鸣”不合题意,与材料提及佛教融合儒家文化相悖,排除B项;“儒学家借佛教强化伦理道德秩序”不合题意,应为“佛教借儒家伦理以更好地传播”,排除C项。
相关题目
(2024·山东日照二模·11)14世纪末—16世纪,英国出现了出租自营地的高潮,庄园主将土地出租给较为富裕的农民或包买商经营农场,在这一进程中,农场规模、租期和承租人权限日益发展,并有农场主买下土地所有权。这一现象( )
古代雅典城邦的公民大会只能在五百人议事会事先提出的议题范围内讨论,任何提议讨论新议题的公民都会因“违制罪”而被诉之陪审法庭。这说明
(2018·百校联盟全国Ⅰ卷4月联考·26)唐代中期后,儒学领域出现了一批“异儒”(出自《旧唐书》)思潮,对唐以前的儒家经典和圣言提出了怀疑和批判,如史学家刘知几就在其《通史》中首次倡言“六经皆史”。这说明唐代
(2023··11)15世纪以前,西亚北非、欧洲的许多人主要通过瓷器、丝绸等商品认识中国,极少数到过中国的人,也多倾向于描述中国的富庶,这导致中国文化在异域人眼中具有强烈的神秘色彩。中国文化的神秘感在欧洲消散主要得益于
(2019·安徽“皖南八校”第二次联考·35)就苏联解体的原因,史学界观点不一,经济体制禁锢说、西方和平演变说、戈氏改革变异说等,一时间莫衷一是。上述观点
柏拉图设想出的理想国由统治者、护卫者及工作的民众三个等级构成,“三个等级之间的界限不能被逾越,如果这种统治关系不被侵害的话,公正就得以产生”。据此判断,柏拉图认为的公正的社会是
(2019·湖南永州一模·17)“在意大利城市的商业和政治社会里,需要实用的知识,需要管理社会生活的科学,需要最严格意义的文明。而这一需要是以恢复研究久被忽略而尚未完全忘了的古罗马法律来适应的。”这段话说明
中唐以后,寺院时常被借用为文艺表演的场所。到了宋代,勾栏、茶肆等成为固定的演出场所,场所张挂写有演员名单与献演剧目的纸粉、账额,戏班也有自成规模的行头与道具。这反映出( )
下图为1906年锟记书局编写的《绘图女子修身教科书》画面,这反映出( )
宋代人记述当时“吴越闽蜀,家能著书,人知挟册”“人人尊孔孟,家家诵诗书”。这反映了宋代
热门试题
1.
“革命”一词在古希腊文化语境中意为政治的动荡,政体的更替。法国大革命过程中“革命”被赋予神圣的含义,“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行动”对后世影响深远。革命词义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
2.
公元前27年,屋大维组织元首顾问议事会,成员包括执政官、行政长官等官员以及多名元老。屋大维向元老院提出的重大议题,事先都经过这个议事会讨论。这一机构的设立( )
3.
(2015·重庆A卷·7)鸦片流入中国,从1842年的33000箱上升到1848年的46000箱……仅1848年就有一千多万两白银外流。当时市场用铜钱、而农民交租要用白银。1两银子在18世纪时兑换1000文铜钱,而在1845年,则超过了2000文。这表明( )①鸦片战争后鸦片流入量急剧上升 ②中国传统手工业日渐破产③白银大量外流导致银贵钱贱 ④鸦片战争后农民的负担大大加重
4.
(2019·湖北元月高考模拟调研考试·32)1952年我国出口贸易额中,工矿产品占18%,到1957年已经上升到28%。这部分工矿产品包括棉布、针织品、自行车、缝纫机、暖水壶、啤酒其他各种名酒、罐头、纸烟金笔、纸张、钢材、玻璃、水泥等。这表明了当时我国
5.
(2024·八省八校高三联考二·6)下表为晚清名臣胡林翼统计的清咸丰七年到十一年(1857—1861年)湖北省文武职官及其眷属等的死亡情况。据此可推断(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6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5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