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9·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二模·26)
表1 汉至明南北方户数的变化
表1呈现的史实表明
A
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
B
南方生产力水平更发达
C
区域经济格局的变化
D
北方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心南移 【解析】表1中汉至明南方户数呈上升趋势,在总户数中占的比重过半,反映出经济重心由北方转到南方,故选C项;材料仅体现了南方户数增加,在总户数中比重大于北方,不能体现是北方人口大量迁到南方带来的变化,排除A项;南方户数超过北方,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南方生产力更发达,其实质应是区域经济格局的变化,故B项表述不够全面,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南方经济水平高,人口更多,但不能体现出北方土地兼并严重,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2·江西省南昌市一模·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学术思想,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看似虚悬无薄,实则前进的方向全是受其指导。中国是一个学术发速的国家。几千年来学术分门别类,各致其精。如欲详述之,将数十百万言而不能尽。现在所讲的,只是思想转变的大略,及其和整个文化的关系。西洋学术输入以来,中国人对之之态度,亦经数变。(一)其初是指采用西法者为用夷变夏,而极力加以排斥的。(二)继则变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三)再进一步,就要打倒孔家店,指旧礼教为吃人,欢迎德谟克拉西先生、赛因斯先生,并有主张全盘西化的了。其实都不是这么一回事。现在文化前途的转变乃是整个社会组织的改变,并非一枝一节的问题。——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将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的成立期间中国人对“西洋学术”态度的演变划分为几个历史阶段,说明划分的理由,并选择其中一个阶段进行阐述。(要求:明确时间,理由充分,观点正确,表述清晰。)
(2024·浙江台州高三12月联考·4)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中原王朝,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有学者称赞“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以下史事不能佐证此观点的是
(2023·河北高三调研·2)汉昭、宣帝时期,涌现出一批有名的刺史,如扬州刺史黄霸,因政绩斐然,受到宣帝称赞,“宣帝下诏曰:‘制诏御史,其以贤良高第扬州刺史霸为颍川太守,秩比二千石,居官赐车盖,特高一丈,别驾主簿车,缇油屏泥于轼前,以彰有德'”。据此可知,当时朝廷
(2024·黑龙江大庆三模·13)达·芬奇在《论绘画》中阐述,画家需要了解眼睛对外界景物感知的方式,并开始探究光学现象和视觉特征,他还设想了一些公式和假设来解释所观察到的结果,试图发现可以用来制造光学器具的原理。据此可知( )
(2024·安徽合肥一模·15)1920年,列宁在俄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三次代表大会上说道:在改造资本主义旧社会的同时,我们只能利用旧社会遗留给我们的全部知识、组织和机关,在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人力和物力的条件下建设共产主义。这一认识( )
魏晋以前,不论是篆书还是隶书,都写得工工整整。到了魏晋时期,草书、行书盛行,打破了严谨的书写形式,变得优美而灵动。这一现象( )
(2023··9)抗战时期涌现了大量优秀的漫画作品。下图漫画内容张乐平《能屈能伸》
(2023·安徽黄山一模·4)明太祖在开科举的同时,又通过荐举途径选官,时称“三途并用”,以学校、荐举为盛,相比之下科举地位并不重要。因实行荐举,“以故山林岩穴,草茅穷居,无不获自达于上,由布衣而登大僚者不可胜数"。由此可知,三途用人
(2019·河南天一大联考高中毕业班阶段测试六·31)1961年1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调整管理体制的若干暂行规定》,提出经济管理大权必须集中在中央; 重要物资由中央统一管理、分配;所有生产、基本建设等各项任务,都必须执行全国一盘棋的方针。其意在
(2025·河北承德高三上联考·7)1897年,时务学堂总提督梁启超为学生撰写了一批用以指导阅读《春秋》的文章,他指出“《春秋》立三世之义,以明往古来今天地万物递变递进之理,为孔子范围万世之精意”。梁启超的上述做法意在( )
热门试题
1.
(2018·山西晋城一模·8)颜元(1635—1704年)针对宋明镜花水月的理学思想,提出要破除“浮文”,重视孔门“六艺”之学的思想。据此可知,他
2.
(2018·黑龙江齐齐哈尔一模·25)汉高祖刘邦在位时,先后消灭了臧茶、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同时又赐封九位同姓诸侯王,管理地方,以后又陆续增加了中山国等。汉高祖广封同姓诸侯王
3.
(2019·山东济南一模·32)中世纪初期,罗马法长期处于衰落状态,“教会教条同时就是政治信条,《圣经》词句在各法庭中都有法律的效力”。从12世纪开始,西欧各国对罗马法展开了广泛的研究,“无论国主或市民,都从成长着的法学家等级中找到了强大的支持,罗马法被重新发现”。据此可推知
4.
(2022·福建省部分学校高三12月联考·12) 万民法不仅为罗马对因军事上不断向外扩张而扩大的地理空间的统治提供了保障,而且为其处理本邦和异邦之间的贸易问题提供了依据,进而为国家经济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说明万民法( )
5.
(2019·东北师大附中、重庆一中、吉大附中、长春十一高、吉林一中、松原实验联合模拟考试·29)下图是中国1840—1928年签订不平等条约变化示意图(图8)D到E段变化的客观条件是图8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03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64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024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