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1866年主管总理衙门的奕?奏请派员赴英,写道:“查自各国换约以来,洋人往来中国,于各省一切情形日臻熟悉,而外国情形,中国未能周知……即令其(斌椿)沿途留心,将该国一切山川形势,风土人情随时记载,带回中国,以资印证。”这说明( )
A
救亡图存已成为社会共识
B
列强瓜分中国局面开始形成
C
清政府外交情报意识增强
D
学习西方成为社会主流思潮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据材料,奕?奏请派员赴英,以了解外国的情况,说明外交情报意识增强,C项正确;
当时还有不少中国人尚未觉醒,“救亡图存已成为社会共识”“学习西方成为社会主流思潮”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D项;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排除B项。
故选:C。
本题考查了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相关题目
(2023··12)中世纪前期的法国至少有五大方言体系,而法语即是奥依语中的一个小的支流,它只适用于以巴黎为中心的法兰西岛范围之内。14、15世纪巴黎方言开始走出法兰西岛,并进而成为具有法兰西自身特色的神圣语言。这表明14~15世纪的法国
2003年,根据《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国家启动了“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等举措。这些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2025·陕西安康高三质检·10)1911年12月,《纽约时报》刊文建议中国实行立宪政体。文章认为,中国的解决之道在于实行君主立宪,由袁世凯任内阁。中国目前不适合共和政体,因为那意味着无休止的叛乱和长期的混乱。《纽约时报》的这一言论( )
(2019·山东青岛高三上学期期初·1)《礼记·王制》记载:“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还规定,白叟五十岁以后,不再服劳役;六十岁以后免服兵役。并依据户口册核对老年人的家庭及其产业状况,规定“八十者,一子不从政;九十者,其家不从政。”这说明秦汉之前的养老制度
(2025·广东肇庆高三一模·15)1958年,法国总统戴高乐推行经济改革,将金融系统置于国家控制之下,引导资金投资高精尖制造业,防止金融家为了片面追逐利润搞空实体经济。这些措施表明( )
(2024·广东江一模·14)19世纪30、40年代,巴黎新闻记者路易·勃朗曾设想建立一种“社会工场”或由国家支持的工厂中心制度,在这些“工场”或工厂中心里,工人们自己安排工作并且是为自己劳动,而不受私人资本家的干预。这一设想( )
(2024·河北三模·8)19世纪末20世纪初,女诗人吕碧城在《大公报》发表一系列诗文,“待看廿纪争存日,便是娥眉独立时”“流俗待看除旧弊,深闺有愿做新民”的诗句引起巨大反响,一时间,“坊间皆传吕碧城”。这一现象( )
(2024·重庆一模(主城区)·11)《汉谟拉比法典》中说:安努力(天神)与恩利尔为人类福祉计,命令我,荣耀而畏神的君主……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使我有如沙马什(太阳,正义之神),昭临黔首,光耀大地。据此可知,该法典宣扬
《吉尔伽美什与阿伽》是苏美尔时代的史诗之一,其中提及乌鲁克国遭遇外来入侵时,吉尔伽美什先是咨询长老会,长老会主张向对手投降,遭到吉尔伽美什的拒绝。吉尔伽美什转向咨询人民大会,人民大会主张抵抗。吉尔伽美什因此接受了人民大会的主张决定抵抗。这一现象说明当时乌鲁克国( )
东汉班固认为在周代“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胡适先生认为:商代遗民在亡国之后沦落为执丧礼者,“儒”即西周人对此类人的蔑称,两种说法反映了
热门试题
1.
北朝时期,道教造像常呈现一主尊与两侧胁侍的构图,其形式来源于同时期“三佛并立”的造型创意,并使用狮子这种外来动物作为护法。这种现象表明( )
2.
史料记载:“羽林监枣祗请建置屯田,曹操从之,以祗为屯田都尉,以骑都尉任峻为典农中郎将。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于是州郡倒置田官,所在积谷,仓廪皆满。故操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能兼并群雄。”由此可见,曹操的做法( )
3.
(2022·山东淄博·4)2021年,朱彦夫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其简历上说“14岁的朱彦夫报名参军,先后参加了战淮海、过长江、打上海等上百次战役、战斗”。这段经历有助于我们了解( )
4.
(2017年北京卷文综历史20)雅典和罗马是西方古典文明的杰出代表,对后来西方的历史和文化影响深远,二者都有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进程,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在探讨中国向何处去这个大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开始显示出威力。在十月革命的强烈影响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1918年起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并于“五四”之后以异常迅猛之势形成高潮。研究马克思学说的团体相继在各大城市组成,一个个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心活跃于各地论坛。舆论界表现出来的热情,正是反映出马克思主义适应灾难深重的中国社会改革之急需。马克思主义在先进的中国人的心目中,已经不再仅仅是被当作西方社会主义的一种新奇流派来看待,而是被作为能够使国家民族解危救难的理论和方法受到热切欢迎。——选编自《胡绳论“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材料二八七会议后,怎样夺取武装斗争的胜利,革命应该走什么道路,便成为摆在党面前的根本性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不可能像俄国十月革命那样,通过首先占领中心城市来取得革命在全国的胜利,而必须首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积蓄革命力量,在条件成熟时夺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革命胜利。这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革命道路,是在党领导人民的集体奋斗中开辟出来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等材料三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引自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二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解读材料一,指出材料中马克思主义传播在“五四”之后形成“高潮”的表现,分析归纳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5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写出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简述它对各地起义武装所起的作用。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角度,概括“适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革命道路”开辟的意义。(5分)(3)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经济领域进行的理论探索。②197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开端,概述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1978年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探索。(5分)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804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29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246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35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5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