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答案:
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1901年竖立“克林德碑”是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后,就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被杀一事做出的谢罪致歉行动,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华民族的屈辱的象征;1918年一战结束,中国赢得战胜国的身份,而德国是一战的战败国,因此国人将其改名为“公理战胜碑”,表达了对胜利的喜悦和摆脱屈辱的期盼,反映出近代民族主义精神对国人的影响加深,故选C项;清廷卖国求荣的实质未分析“变迁”,仍停留在“克林德碑”的时代,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1918年中国的综合国力相较于清末并未有明显增长,碑名的改换并不是综合国力增强造成的结果,排除B项;碑名的变迁,是西方观念进一步传播的反映, “以公理战胜强权”不是中国传统观念,而属于西方宣扬的观念,不存在“逐步中国化”的说法,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