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2)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为吏之道》提出了秦官吏必须遵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如“凡为吏之道,必精洁正直,慎谨坚固,审悉无私,安静毋苛,审当赏罚,严刚毋暴……宽容忠信,慈下勿凌,敬上勿犯”“勇能屈,刚能柔,仁能忍”。这表明秦代
A
基层治理完善
B
官员素质提升
C
儒法思想并用
D
儒学正统确立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出土了一批竹简,其中由51支竹简组成的《为吏之道》突破了传统认识,竹简中“严刚毋暴……宽容忠信,慈下勿凌,敬上勿犯” “仁能忍”,这些内容与儒家经典相似,同时也受到法家影响,故选C。该材料是对官员的规范,不完全属于基层治理的范畴,故排除A。对官员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并不代表官员素质的提升,故排除B。D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相关题目
(2024·山东济宁二模·14)表3为1913~1926年俄国大工业总产值变化统计表。据此可知( )表3
中国灾荒之多之频繁,在世界上是少有的,中国古代形成了荒政思想。(荒政:古代在遇到荒年时所采取的救济措施。)《周礼?地官?大司徒》:“以荒政十有二聚万民(防止百姓离散):一曰散利,二曰薄征,三曰缓刑,四曰弛力,五曰舍禁,六曰去风,七曰眚(sheng)礼,八曰杀哀,九曰,蕃乐,十曰多婚,十有一曰索鬼神,十有二曰除盗贼。”这说明
(2022·广东省一模·17)历史发展过程充满着延续与变迁的互动,可以从不同角度予以认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1941年,吕思勉据古籍中的“部落曰部,氏族曰族”“封邦建国”等,提出中国古代经历了部族之世、封建之世、统一之世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国古史分期的讨论成为学术热点,绝大多数论者认为中国古代经历了奴隶社会,但对封建社会的开端有不同的说法。其中,“西周封建说”认为,“周初大封建,就是自天子以至于采邑主,向农奴和农民征收地租”;“战国封建说”认为,“‘初税亩’的意思是表明鲁国正式宣布废除井田制,这就是地主制度的正式成立”。——摘编自张广志《中国古史分期讨论的回顾与反思》等材料二自人类诞生起,人类面临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要掌握时间。为了整理过去,我们求助于不同的词,比如说“年代”“时代”以及“周期”。但是在我看来比较合适的是“时期”这个词,到20世纪又派生出“历史分期”的形式,它表明的是人类在某一时间的活动,并且强调这样的分期不是中立的。人们将时间切割成时期的理由常常来自某些定义,这些定义强调了人们赋予这些时期的意义与价值。——摘自【法】雅克·勒高夫《我们必须给历史分期吗?》(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中国古史分期的标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上两种分期标准的内在相通之处。(6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根据一定的分期标准和时间尺度,对商代至清代(鸦片战争前)的历史进行划分并作简要说明。(8分)
(2024·江苏南通一模·10)表1反映了我国保障妇女权益的立法情况,《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制定和修订( )表1
《汉书》有“《公羊董仲舒治狱》十六篇”,主张凡是违背了“三纲五常”准则的, 一律要按照《春秋》经义予以严惩。汉宣帝时期,桓宽在《盐铁论》中说:“故《春秋》之治狱,论心定罪。志善而违于法者免,志恶而合于法者诛。”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春秋决狱”( )
(2023·湖北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压轴卷·15)1920年9月,列宁说,“要使每个农民家庭,连一普特余粮都不剩”。1921年3月,列宁就农民交完税后再出售粮食一事说:“如果他们单个地换粮食,那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应当加以阻挠。”这一变化反映了
1951年,美国国会通过《共同安全法》,规定“如果受援国不同意履行它们在由美国参加的多边与双边条约或协定中所承担的军事义务”“经济与技术援助将不给予任何这样的一个国家”。当受援国违反美国的意志时,美国就以缩减或停止“美援”相威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中国曾在某一阶段推行“一条线、一大片”的外交方针,其中“一条线”被界定为“从中国经日本,南到澳大利亚、新西兰再到美国,向西经过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到欧洲”;“一大片”则是指这条线周围的国家。该方针旨在( )
1924年4月初,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制定了农民运动计划,组织了农民团体,开展农民运动。5月初,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又议决成立了农民运动委员会以“辅助中央执行委员会农民部进行农民运动”。这反映出( )
下表为我国1961—1965年国家债务收入和支出情况表(单位:亿元)。该表可以佐证( )
热门试题
1.
(2017·广东汕头三模·30)1936年《东方杂志》发表评论:“我们今日的建设,应当具有适合战争的性质……而尤贵有一强有力的经济参谋本部,通盘筹划,在整个计划之下,在强有力的指挥之下,在齐整的步骤之下,全国一致动员,这个经济建设运动,才有成功的希望。”这说明当时
2.
以下对“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影响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2024·陕西咸阳一模·16)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外贸易逐步发展。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不断改革组织形式,筹备工作由原有全国外贸总公司统一组织发展至专业进出口商会具体发动。20世纪90年代中期,逐步形成了“省市组团,商会组馆,分类布展”基本布局。这一改革调整体现了
4.
(2020·广东省·27)1927年苏联的粮食收购量比上年减少30%,斯大林认为这是小农经济分散性导致的结果。为了解决这一向题,苏联( )
5.
(2018·海南高考·11)1956年12月,《人民日报》刊文指出:能否正确的认识和对待斯大林的错误,已经成为影响许多国家共产党及党与党相互团结的重大问题;对斯大林的错误应该批评,但必须在肯定和维护他正确方面的前提下进行。与此直接相关的重大事件是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281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56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846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53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