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论及战国时期某一学派,古代有学者指出:“盖出于清庙之守。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宗祀严父,是以右鬼;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上同,此其所长也。及蔽者为之,见俭之利,因以非礼,……而不知别亲疏。”下列选项中,属于这一学派的思想主张是( )
A
“相生相胜”
B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C
“以吏为师”
D
“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据材料“贵俭、宗祀、顺四时……不知别亲疏”等可知这一学派是墨家学派,推崇节俭、尚贤、兼爱等思想,故选D项;据所学可知相生相胜是阴阳家的理论,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和而不同”是儒家理论,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法家推崇“以吏为师”,排除C项。
相关题目
(2024·福建厦门四模·15)19世纪末20世纪初,泰勒制、福特制相继诞生,它们以工资调节为手段,管理严苛,要求工人执行规范动作,力图塑造有用且驯顺的生产者。这反映了( )
(2023·天一大联考高中毕业测试·21)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大宗商品的价格在世界范围内日趋统一,除了由于运费或汇率等原因导致的有限价格差别外,基本上形成了“一物一价”和“一市一价”的现象。这一现象
(2024·河北保定一模·16)1979年,苏联制定了工业管理新举措:建立长、中、短期相结合的计划体系,并以5年累计完成计划情况作为评价企业的依据,使企业的经营活动有较大的余地;将基建投资首先用于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将科技人员的物质利益与科技进步的经济效益挂钩等。这些举措的制定( )
(2024·山东实验中学一模·8)图2为某战争形势图。此战役( ) 图2
(2025·广东高三上开学联考·3)贞观三年,太宗说:“中书、门下,机要之司,擢才而居,委任实重。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比来惟觉阿旨顺情,唯唯苟过,遂无一言谏净者,岂是道理?若惟署诏敕、行文书而已,人谁不堪?何烦简择,以相委付?”唐太宗此论意在( )
赫尔德等著《全球大变革》中收集了1820—1931年英美进口关税率(%)(如下表格),对该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2019·广东顺德二模·29)武昌起义前后,清朝地方督抚出身统计表表1 据表1,清朝地方督抚出身的变化
(2025·河南高三联考·4)唐朝后期,逐步形成朝廷和地方分割赋税的制度,国家税收的一部分上交中央政府,一部分输送给节度使,一部分留作本州用度。两税钱物有2/3—4/5归地方支配,留使钱物先以辖区的赋税充,剩余的皆输于度支。据此推知,两税法的实行( )
(2024·北京西城区二模·3)下表为汉至唐各地水利工程数量表。由此可见( )①数量的变化完全取决于中央集权程度 ②汉至唐各地水利工程数量持续增加③汉唐分布差异反映南北经济发展态势 ④江南地区农业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2019·江苏徐州高三考前模拟检测·6)鸦片战争期间,英军登陆后,大多数时间内中国民众主动向其出售蔬菜、牲畜、粮食;英军舰队在珠江中和清军作战时,当地民众只是以一种局外人的身份,有如端午看赛龙舟时兴高采烈在远处观战。英军指挥官百思不得其解,问中国翻译,翻译答曰:“国不知有民,民亦不知有国。”这说明当时
热门试题
1.
鸦片战争后,魏源认为老子的“无为”思想中也有“作者之所忧患”,体现了“革虚而致实”的理念。这反映出魏源( )
2.
(2018·山西六校第四次联考题·34)下面是不同时期德、英、法、美等国获得诺贝尔奖数量变化表(单位:次),由此可知
3.
近代中国民族银行业发展状况(部分)由表可知,这一时期( )
4.
(2010.天津文综.8)《大公报》载文说: “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 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
5.
(2009.安徽文综.21)图4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越南发表的反映当时战争的漫画,能直接体现作者意图的标题是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596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148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295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20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4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