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论及战国时期某一学派,古代有学者指出:“盖出于清庙之守。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宗祀严父,是以右鬼;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上同,此其所长也。及蔽者为之,见俭之利,因以非礼,……而不知别亲疏。”下列选项中,属于这一学派的思想主张是( )
A
“相生相胜”
B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C
“以吏为师”
D
“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据材料“贵俭、宗祀、顺四时……不知别亲疏”等可知这一学派是墨家学派,推崇节俭、尚贤、兼爱等思想,故选D项;据所学可知相生相胜是阴阳家的理论,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和而不同”是儒家理论,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法家推崇“以吏为师”,排除C项。
相关题目
(2019·河南六市二模·33)下表为17、18世纪英国议会集会期和立法效率统计表。据此可知
(2020·山东高三第一次仿真联考·8)1919年2月,李大钊在《青年与农村》一文中指出:“要想把现代的新文明,从根底输入到社会里面,非把知识阶级与劳工阶级打成一气不可。”这说明李大钊
(2025·广东八校高三8月联考·7)梁启超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这一观点折射出( )
一战前后,印度新式工厂几乎增加了1倍,全印工人总数在1921年已达208万,而在英国政治家眼中“这是一个有着六千万贱民的社会,在3亿5千万人中,受教育、懂政治的仅仅是一小撮”,印度人能够自己管理自己“至少要等到500年以后”。这意味着( )
早在西周时期,统治者每祭祀土地和谷物神,即祭祀社稷。《周礼》载:“右社稷,左宗庙。”这反映了周人(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自15、16世纪至今,世界历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侵略发展、自我发展和合作共赢发展三种模式。自15、16世纪起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占世界主导地位的模式是以侵略与掠夺他国来发展本国的侵略发展模式。二战后建立了以和平求自我发展的新型发展模式。21世纪初至今,世界发展模式开始了向合作共赢发展模式的转换。……合作共赢发展模式是世界历史整体发展到经济全球化阶段的产物,它必将对未来世界历史的整体演进产生深远影响。——摘编自胡德坤《合作共赢发展模式是世界历史整体发展的产物》(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作者将世界历史发展分为三种模式的依据。(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合作共赢发展模式是世界历史整体发展的产物”。(6分)
(2019·河南安阳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调研·12)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革命的主体是无产阶级,李大钊发表一系列文章指出,“在经济落后沦为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约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故当估量革命动力时,不能不注意到农民是其重要的成分”。这说明李大钊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一 1867~1937年中国大米、小麦、面粉分类进出口状况单位:市担——摘编自徐畅《近代中国粮食进口中的阶段和影响》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安全政策的发展情况。——摘编自周庆元《建国以来党领导粮食安全工作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67~1937年中国粮食进口呈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我国粮食安全政策演变的主要因素。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新中国粮食安全政策中得到的启示。(9分)
西周时期诸侯或王官第一次受命为王臣,包括诸侯及王官的后嗣如继续担任诸侯或王官,周王必须进行再一次的任命。只有经过周王册命的诸侯或王官的继承人,其身份和地位才是合法的。据此可知,这一制度
(2024·陕西安康、商洛、榆林二模·3)欧阳修在编撰《新五代史》时,批评五代时期明哲保身的宰相冯道,并且将之放在《杂臣传》中以示贬抑。除此之外,欧阳修还设《死节传》《死事传》以表彰为气节而死的忠臣;设《义儿传》记载五代各朝帝王子弟死义者。这一编撰方式
热门试题
1.
1961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报告所指出的历史现象
2.
小王在查阅苏俄联相关资料时发现了一段史料:“一些以前经商的公民应约来到指挥部,据说是要他们来为劳动义务登记的。在这些公民登记时,他们遭到拘留并被送往兵营等候派往前线。”这表明了当时苏俄联( )
3.
周王不是不想集中权力,而是条件不允许。说到底,是钱的问题,周王没有通过编户齐民直接控制税收的体制,也不大可能有后世的俸禄制度。由此可推知( )
4.
(2010.北京文综.14)元代《富春山居图》残卷分藏于海峡两岸。2010年初,两岸均有意联合展出该作品。下列作品与《富春山居图》同属于一个朝代的是
5.
(2024·天津高考真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51年春,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等部门根据“三年准备,十年计划经济建设”的部署,着手试编第一个五年计划。在苏联政府的帮助下,采取边制定、边执行的办法,经过多次修改,1955年,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原则通过,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审议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计划中规定优先发展重工业和相应地发展农业、轻工业;轻、重工业的投资比例为1:7.3;大中型工业建设项目的53%分布在内地,222个项目分布在东北和沿海城市,合理地利用原有工业基础。——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等材料二1996年,经中共中央建议,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纲要提出指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针,更多关注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战略布局、改革开放的主要任务和部署、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基本政策等宏观经济问题;纲要要求,到2000年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到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过十五年的努力,使中国的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再上一个大的台阶,为下个世纪中叶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基本实现现代化,开创新的局面。——摘编自《中国改革开放30年》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内容,简要归纳“一五”计划制定的历史背景及其意义。(2)比较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内容,指出两个有关五年计划的文件在主要内容上的不同,并略述从中得到的启示。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5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4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