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5·云南昆明云南师范大学附中高三月考·13)1640年,英王查理一世被迫召开了新的议会。新议会向国王提出的“撤销受国王控制的星室法庭和教会的最高法庭;废除工商业的垄断制度”等要求,被基本满足。1641年,议会又通过法律,规定议会至少要三年召开一次,教会脱离国王而隶属于议会。由此可见英国( )
A
议会主权得以贯彻
B
蕴含潜在政治冲突
C
民主政治基本成熟
D
王权得到不断加强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根据材料可知,材料反映了英国议会在1640年和1641年不断向国王提出相应的要求,从而扩大议会的权力,限制王权,导致国王与议会的矛盾逐渐加深,所以可以得出英国蕴含潜在政治冲突,故选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使得确立了议会主权,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过19—20世纪的多次改革和革命,英国政治制度才逐渐走向稳定和成熟,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时期英国王权不断受到议会的限制,王权并没有不断加强,排除D项。
相关题目
一战后,在陈独秀提出“德先生”与“赛先生”说法的基础上,有人提出,还需要加上“费先生”(Philosophy) 或“穆姑娘”(Morality),主张以哲学和道德来补民主与科学的不足,这样才能更为全面地刻画西方现代文明的根本特征。这一认识反映出当时( )
1939年1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的英译本序言中指出:“中国的抗战是世界性的抗战,孤立战争的观点,历史已指明其不正确了。”这一表述( )
1910年10月,直隶谘议局对总督陈夔龙未经同意奏请续募公债提出质问书,质问所办公债是作为地方公益之用还是充当行政经费之用,但陈夔龙不予理睬,于是谘议局在常年会闭会之后又召开临时会,特提出“陈总督侵权违法案”,呈请资政院核办。这反映出当时( )
(2024·山西太原一模·5)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较为普遍的“一田二主”现象,即一块土地分为“田底”与“田面”。田底持有人享有收租权,而田面持有人拥有耕作权,田底与田面均可被自由独立进行买卖、典当或馈赠。据此可知,明清时期江南地区( )
(2024·江西新八校高三联考(一)·12)香料贸易在人类历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17世纪是香料贸易史上的关键时期,英国东印度公司和荷兰东印度公司为争夺香料贸易霸权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在这场角逐中,印尼(当时被称为东印度群岛)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舞台。英荷在印尼的角逐
(2024·山东日照二模·13)欧洲思想家约翰·斯图亚特·穆勒(1806—1873)提出:生产受供需法则的限制,但商品的销售不受此限制;政府必须采取措施保护穷人;公用事业,如铁路、煤气和给水设备是当然的专利事业,应归国有;用所得税和遗产税作为经济平衡的杠杆。这一思想针对的社会问题是( )
1957年,《终局》首演,其主要人物包括:坐在轮椅上、无法站立的哈姆,侍立一旁、跛足的仆人克劳夫,以及住在垃圾筒、双腿皆无的哈姆的双亲纳格和耐尔。他们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怀,却又彼此厌弃互相伤害。该戏剧旨在
(2019·河南新乡高三调研考试·9)同治时期(1862~1874年),刚刚进入第二个五年,“中兴”二字便成为官场上频繁出现的“热词”。美国汉学家芮玛丽为“中兴”下定义:“这种重生的例外情况便称作‘中兴’。不是一场武装政变,也不是一场革命或一个新时代,而是一种晚期的兴旺。”据此可知,同治中兴
(2024·四川绵阳三模·5)梁启超认为,必须等到多数国人具备公益心、自治力的国民资格,才能有国民政治。革命党人强调“建设新政府之模范,即为开浚人民之政治思想,培养人民之政治智识,习练人民之政治能力之一大机关”,二者的分歧在于( )
(2021·山东临沂高三上学期期末·6)图1是华工群雕塑像及碑文。由此可知,华工入欧 华工群雕塑像由华工挖战壕、运炮弹和抬担架三 座雕像构成。底座上雕刻的碑文如下:公元1917 年,一战惨烈,人力急缺。14万华工抵欧,解协约国后勤之燃眉。是年11月15日夜,德军轰炸布思本村华工营地,13名华工牺牲。值此惨案百年之际,特建此雕塑,以铭记今日和平之不易,告慰死于欧洲战场之数千华工。图1
热门试题
1.
(2018·黑龙江齐齐哈尔一模·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西魏立国后,形势极为险峻,其时,天下三分,东有高欢大军压境,南有萧梁不时构衅。西魏地狭国贫,人口不满千万,宇文泰直接掌握的军队不过三万余人。同时,西魏立国之初,关中即遭大饥,人心浮动。宇文泰也看到了这种形势,大统元年(535)三月,他命各街薯斟酌古今以来的治国经验,且可以用于现实者,制订颁行了二十四条新制。大统七年(541)九月,宇文泰颁行了由苏绰起草的六条诏书。“先治心,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十一月,又颁布了十二条新制,和大统元年(535)三月顾布的二十四条新制合在一起,共三十六条。六条诏书和这些新制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个方面,并据此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宇文泰顺乎历史发展的潮流,终至取威定霸,转弱为强,奠定了北周王朝之基础。 ——摘编自《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宇文泰改革的背景。(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宇文泰改革的特点。(6分)
2.
美国学者让?皮埃特斯在评价现代世界的某一现象时指出:对达沃斯精英和跨国公司来说,这意味着自由;对新兴经济体和高技能劳工,这意味着机遇;对最不发达国家则意味着风险和边缘化。皮埃特斯评价的是
3.
(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2)古代雅典的梭伦在诗中写道:“作恶的人每每致富,而好人往往贫穷;但是,我们不愿意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存在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据此可知,梭伦
4.
(2018·黑龙江龙东·2)成语“揭竿而起”出自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是
5.
(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5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4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