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河北唐山高三摸底·1)考古发现,良渚古城周边存在大规模水利系统,河道、灌水孔、排水槽,规划有致;存在众多宽大田埂,纵横交错,蔓延近8万平方米。在古城核心莫角山南侧还发现了20万公斤的稻谷堆积,这表明当时该地区
A
统治阶级主导农田管理和经营
B
农业生产成为重要的经济活动
C
国家政权的组织建设能力增强
D
农业技术精耕细作的特征初显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据材料“存在大规模水利系统,河道、灌水孔、排水槽,规划有致”“存在众多宽大田埂,纵横交错”“还发现了20万公斤的稻谷堆积”,可知良渚古城水利系统发达,农田规模广阔,水稻总产量很高,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的发达,故选B项;材料并未具体说明水利系统和农业生产的主导者是统治贵族,排除A项;材料中的水利系统、农业生产是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与国家政权的组织建设无关,排除C项;中国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主要兴盛于封建社会的农业生产,原始社会的农业生产依然是原始农业的范畴,排除D项。
相关题目
中古西欧存在着多元的权力主体,主要有教会、国王和贵族。11世纪以后,新兴的中产阶级和富裕阶层逐步成为又一权力主体。这一现象源于( )
(2018·山东日照高一第二学期期末·24)下图为漫画《自筑壁垒》,画中人物正在用砖砌圆形井。其意在说明贸易保护主义
(2024·江苏连云港一模·8)1934年11月,红军总政治部发布《关于争取少数民族工作的指示》,要求部队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1935年1月印制的《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布告》指出,“对于苗瑶等少数民族,主张民族自决、民族平等、与汉族工农同等待遇”。这说明当时的红军
(2018·山东潍坊模·46)【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由于德国财力枯竭,加上战胜国争夺德国赔款的矛盾,德国按《凡尔赛和约》支付赔款问题成为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国际经济与政治中难以解决的纠纷。1924年协约国制定德国赔款支付计划,即道威斯计划。其主要内容是:由协约国监督改组德意志银行,实行货币改革,并由协约国贷款8亿金马克以稳定其币制,在赔款总数尚未最后确定的情况下,规定德国赔款年度限额,即由第一年10亿金马克开始,逐年增加,到第五年增至年付25亿金马克;德国支付赔款的财源来自关税、烟酒糖专卖税、铁路收入及工商企业税;发行110亿金马克铁路公债、50亿金马克工业公债;德国的金融外汇、铁路运营以及税捐征收事务受国际监管。在赔款问题上以后如发生纠纷,一律交由仲截委员会解决,任何一国不能单独对德国实行制裁;由私人银行向德国输入资本,帮助德国复兴。美国摩根公司答应向德国提供道威斯计划所需的货款。 ——摘编自王立新《美国共和党政府的国际秩序思想及其对欧洲稳定与安全的追求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道威斯计划》的内容。(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道威斯计十划》的作用。(8分)
(2024·山东泰安高三上期末·3)图1是元朝疆域图,对该图理解正确的是 图1
(2020·山东青岛二模·5)明代近80%的进士出身于非进士家族,其中43.34%的进士出身于上三代皆为平民的家庭。清代仍有32%进士出自平民。这反映了明清时期的科举制
北京故宫是著名的文化遗产,下列有关故宫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有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之称②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③畅音阁与德和园大戏台同属清代三大戏楼④养心殿位于西六宫南侧,呈“品”字形,分为前后两殿,中间有穿堂贯通相连
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指出,“恰好这时候,西力东渐(即西学东渐),和西洋人的社会渐渐地接触多了,关系密了;始而认识它的社会,和我们的组织不同;继而认识它的那种组织,我们实在不得不仿效。”这种“仿效”开始于
(2019·湖北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31)1939—1941年,国民政府实施地方“新县制”改革,赋予县及县以下单位更大的自主权,实行在民意和民选基础上的地方自治;地方实行行政、教育、军事合一的一体化组织建构;明确县级地方财政的自收自支原则。由此可知,国民政府“新县制”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热门试题
1.
在中世纪西欧的社会活动中,当王权与教权产生矛盾和冲突时,双方主要从保护自己利益的角度而非取代或推翻对方的角度出发,采取谈判、法庭斗争、货币赎买,甚至是战争威胁等手段,使彼此达成一种妥协,建立一种新的权利义务关系。这些做法( )
2.
(2024·福建龙岩三模·7)图2为1907年《人镜画报》刊发的一幅漫画。漫画中,四个幼稚园形象的小孩各自身上都有一件代表身份的物品,例如代表“政治”的小孩头上带着清政府的官帽,代表“军人”的小孩手里拿着一杆长枪。该漫画旨在( ) 图2
3.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 三娘子(1550~1613),明代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之妻,深受俺答汗器重,“事无巨细,咸听取裁”。三娘子生活的时代,明朝与蒙古部落势力沿长城相持已近200年。1570年,俺答汗之孙投附明朝,双方关系顿时紧张。在三娘子的劝说下,俺答汗同意与明朝和谈。明朝送还俺答汗之孙,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并开放十余处市场供蒙汉人民自由贸易。每当开市时,蒙汉人民“醉饱讴歌,婆娑忘返”。三娘子本人也“勒精骑,拥胡姬,貂帽锦裘,翱翔塞下”。在三娘子的辅佐下,俺答汗在今呼和浩特地区建城,后明朝赐名为“归化”。1581年,俺答汗去世后,三娘子辅佐继任的顺义王,继续与明朝通好,明、蒙“四十余年无用兵之患,沿边旷土皆得耕牧”。——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娘子能够推动明、蒙双方取得和平局面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三娘子的历史功绩。(7分)
4.
(2012.上海单科卷.20)右侧是一幅题为“俾斯麦牌香肠”的漫画,它讽喻了俾斯麦的
5.
近代某次战争中,光绪皇帝曾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该次战争最有可能是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6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6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