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外交政策调整为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及人民利益决定立场,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和发展各方面的关系。这一调整旨在( )
A
创造相对有利的经济建设环境
B
推动睦邻友好谋求共同发展
C
构建协调良性互动的大国关系
D
加强南南合作应对全球挑战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需和平稳定外部环境推动经济建设,此时外交政策调整,不结盟、依是非曲直决定立场等,旨在创造有利经济建设环境,故选A项;推动邻国友好属于具体外交举措而非整体战略目标,且政策调整范围不局限于周边国家,排除B项;构建大国良性互动是外交手段而非根本目的,且当时中美、中苏关系仍存在结构性矛盾,排除C项;南南合作虽是中国外交重要内容,但材料未突出发展中国家合作,且全球性挑战并非80年代初的核心议题,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18·广东韶关高三一模·25)终汉武帝之世,汉初封侯的143人中,只剩5侯;武帝因功封侯的75人中,失侯的68人;推恩封侯的175人中,失侯的113人。据此推知汉武帝
(2023·广东梅州二模·5)洪仁玕在《资政新篇》提到学习西方时呼吁“扩充其制,精巧其技,因时制宜,度势行法”,倡言“乘此有为之日,奋为中地倡,与番人并雄”。这一主张
1894年8月1日,清政府颁发上谕对日本宣战,说是日本有了一系列“不遵条约,不守公法”的挑衅举动,中国忍无可忍才付诸武力,对日开战。同一天,日本天皇也下诏对中国宣战,称中国首先破坏了东亚和平,所以日本挥拳出手,要求臣民竭尽全力对中国作战,不过十分显眼地也加了一个前提,即要求上述的举动“不违反国际公法”。该材料表明甲午战争时期,中日两国
(2020·山东日照三模·8)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们感到“仅有学界运动,其力实嫌薄弱”“须要找一个共同奋斗的同盟军……于是一部分学生领袖往民间去,跑到工人中去办工人学校,去办工会。”这一转变促进了
巴黎的工厂、制造业、高炉在大革命前夕大量增长,使政府充满若干臆想的恐惧,1782年法国御前会议作出判决:“国王禁止今后在城市方圆15里之内建造这类工厂。”这说明( )
(2019·天一大联考高中毕业班阶段测试二·17)公元212年,卡拉卡拉皇帝授予罗马帝国全部自由民以罗马公民权,从而消除了帝国北部居民的公民和非公民的区别。卡拉卡拉皇帝此举
明朝初年在全国设置“申明亭”,定期公示本地犯有罪错人员姓名及其罪错内容,同时各地普遍设立“旌善亭”,定期公布本地慈善节孝事迹。此举( )
(2024·江西南昌高三一模·9)1978年4月,习仲勋主持广东省省委、省政府工作。1978年6月30日,他在一次重要会议上指出:“理论要与实践结合起来,理论要指导实践,实践反过来又丰富这个理论,离开实践,理论一文不值。马列读得多,但不同实践结合,那有什么用处呢?”该讲话的意义在于( )
宋金政权在一些交界地点设立榷场,金对宋输出的商品有毛皮、人参、银、马等,宋对金输出的物资有粮、茶、铜钱、牛、书籍等。这说明()
春秋时期,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晋国推行“作爰田”“均俸禄”,鲁国推行“初税亩”“作丘甲”。这些改革( )
热门试题
1.
(2023·湖北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压轴卷·14)19世纪前期,英国确立了“委托立法”制度。到19世纪后期,“委托立法”的范围日益广泛,在许多重大问题上,议会只规定一般原则,而授权内阁或某一行政部门去制定具体的施行细则,因此当时许多英国人称内阁为立法机关的“第三院”。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
2.
下图是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于1984年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部分内容。这一决定反映了( )
3.
(2024·山东泰安四模·12)19世纪以来,印度本土精英试图从殖民者手中夺回对印度传统文化的解释权,提拉克、甘地等人还提出民族自治是印度民族特有的使命。这些做法( )
4.
(2018·湖北荆、荆、襄、宜四地七校第二次联考题·25)雍正年间官方记载:江苏查出隐漏田亩十六万亩,官方追回六万亩;广东“田亩之欺隐颇多,富户之悭吝更甚”,“种百亩之地,不过报数亩之田”。这些记载反映了官方
5.
(2023··9)抗战时期涌现了大量优秀的漫画作品。下图漫画内容张乐平《能屈能伸》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5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4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