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新疆乌鲁木一模·24)德国著名哲学家费希特说:“自己思维、自己判断,这是人的特权,是人之为人的特权,不是性别的特权,它是人的幸福的最高源泉。”这一主张体现了
A
智者学派肯定人的价值
B
宗教神学对人的束缚
C
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核心
D
个人的权力高于一切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由材料“自己思维、自己判断,这是人的特权,是人之为人的特权,不是性别的特权,它是人的幸福的最高源泉”可知强调人要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具有理性价值,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故选C项;“人是万物的尺度”彰显出智者学派肯定人的价值,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A项;材料是从理性出发评价人的价值,无法体现宗教神学对人的束缚,排除B项;“个人的权力高于一切”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4·福建三明三模·16)表3为二战后东亚与拉美发展模式对比。表3据此可知,两种不同发展模式( )
1950年1月3日,《人民日报》刊文:“东北的大米第一次运到上海……上海市民尝到了自己的东北米。华北的煤从来没有坐过火车,这次……源源的运到上海。华北、西北、华中的棉花,在青黄不接的季候……大量运到上海”。该描述反映出( )
据统计,1931年4月,全国的中共党员,除苏区外,不足11500人;城市中的党员人数仅4000人左右,其中工人党员人数不足一半;受共产党领导的有组织的工人,除满洲外,不足千人,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减少。这种变化可说明
(2024·广东肇庆高三二模·13)有学者认为:“地理大发现的实质是国家在重商主义理论指导下追求财富,个人的发财愿望和国家的致富目标结合在一起,造就了重商主义时代的特色。”该观点意在强调地理大发现
(2020·江西景德镇二模·33)1832年、1867年和1884的三次议会改革是英国19世纪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事件。其中1832年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权利,1867年改革使小资产阶级和工人上层获得选举权,1884年改革赋予农业工人选举权利。19世纪英国的三次议会改革
本次党的代表大会依据并贯彻列宁关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学说和远东大会的精神,科学分析了国际形势变化和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演变的基本状况,提高了对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的认识,明确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方向,并专门就当时我们党面临的形势与任务作了深入讨论。在此基础上,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等9个决议案。这次党的代表大会是( )
(2024·四川绵阳二模·2)战国时秦国的基层治理,借助民间自治秩序,任用聚落中自然产生的领袖人物为里吏。但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在统一前夕调整里吏选任原则,选用无爵或低爵平民担任里吏,将基层社会中原有领袖人物排除在外。这种做法
英国作家乔叟(1340—1400年),以一批去朝圣的香客为线索,写成短篇故事集。这批香客中有侍从、地主、自耕农、贫苦农民、僧侣、市民、商人和手工业者等。乔叟以伦敦方言生动地描写了他们的外表、举止和精神面貌,是14世纪英国社会的画卷。这表明当时( )
1937年1月3日,《纽约时报》评论到:“证明了中国的团结是建立在巩固的基础上的……中国向日本证明了‘分裂再击溃’的计划并不是一条可以轻易征服中国的道路。”这一评论( )
(2019·江苏苏州一模·1)荀子曰:“(为人臣)以礼待君,忠顺而不懈……逆命而利君谓之忠,从命而利君谓之顺。”韩非子曰:“人臣要从主之法,虚心待令,皆宜其能,胜其官,而莫怀余力于心。”两者都强调
热门试题
1.
(2010.浙江文综.21)阅读表5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状况的结论是表5 1969—1978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①中国对外关系出现全新局面 ②中国外交没有受到“文化大革命”干扰③中美两国关系逐步缓和 ④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2.
(2024·江苏连云港·13)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了一批“感动中国”的英雄模范人物。王进喜、焦裕禄、雷锋、邓稼先成为这个时代的典型和象征。他们身上共同体现了( )
3.
12.(1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孔子称赞管仲辅佐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孔子企望周之复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孟子提出“定于一”,尊新王。“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他希望改朝易姓之后,重现孔子所说“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盛世。 ——据《论语》《孟子》(1)依据材料一,指出孔子与孟子主张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异同的原因。(8分) 材料二 “万乘之主,有能服术行法……其兼天下不难矣。”“故治民无常……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是故诸侯之博大,天子之害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 ——《韩非子》(2)依据材料二,概括韩非子“兼天下”思想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在实践法家思想上的成败。(7分) 材料三 董仲舒说:“今汉继秦之后,如朽木粪墙矣,虽欲善治之,亡可奈何……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当更化而不更化,虽有大贤不能善治也。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汉书》(3)材料三中,董仲舒看到“至今不可善治”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春秋大一统”。依据彬料一、一、三,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董仲舒“大一统”理论的历史意义。(4分)
4.
“里”是秦汉时代一个基本的社会组织。汉代“里”的名称分类如下图所示,没有或极少有以族姓来命名的。由此可知汉代( )
5.
(2010.天津文综.11)20世纪初,提出光量子假说,解决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光电效应问题的科学家是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702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82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64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4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