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陕西咸阳一模·14)1949年4月11日,刘少奇在与民族工商业家等各界人士座谈会后,写下《天津工作问题》调查提纲:“必须正确建立与改善以下各方面的关系:即公私关系,劳资关系,城乡关系,内外关系。这四面八方的关系即全面关系都必须很好地照顾到。”这一思想
A
推动大规模经济建设逐步展开
B
体现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特征
C
贯彻了《论十大关系》的精神
D
有利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据材料“公私关系,劳资关系,城乡关系,内外关系”并结合所学可知,1949年4月11日解放战争尚未完成,刘少奇对民族工商业的态度并非全然否定,而是要建立和改善各方面关系,体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允许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观点,体现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特征,故选B项;1953年开始,我国才开始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排除A项;《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于1956 年发表的,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排除C项;此时新中国还没成立,排除D项。
相关题目
汉高帝(刘邦)以“孝治天下”,推重“孝道”;自惠帝始,西汉天子皆以“孝”为谥,如汉景帝谥为“孝景皇帝”;汉武帝时,以察举“孝”“廉”为进仕门径。这反映出当时
(2023·山西大同新高三调研·5)《唐律疏议》规定:“谓告言、胃言、诅詈祖父母、父母,纹;祖父母、父母在,别籍异财,徒三年;供养有缺,徒二年;居父母丧,身自嫁娶、作乐、释服从吉,徒三年;闻祖父母、父母丧,匿不举哀,流二千里;诈称祖父母、父母死,徒三年。”这表明唐代
一些西方学者将近代中国某场运动定义为“宗教战争”或“文明冲突”,他们消解这场运动的“反帝爱国”性质,明显是出于遮蔽近代中国的时代主题,维护西方的“历史形象”、“文明形象”或某种当下的意图。这场运动( )
(2025·山西9月质检·13)下表是日本大化改新的部分措施。据此可知,大化改新( )
图1是1539年英文版《大圣经》的扉页插画(局部)该插画内容反映了当时英国( ) 图1
隆庆万历年间一些士人开始跳脱早前的“西洋”视野。福建泉州人李光缙对荷兰的位置有较为清醒认识,“大西洋之番,其种有红毛者,负西海而居,地方数千里,去中国水道最远,译者云在昆仑西北。”这一认识( )
有学者认为,《神曲》洗净人性而成圣的模式,是把人性当作盆栽;但在《堂吉诃德》《哈姆雷特》中,凡人甚至反英雄的形象比较普遍,人性被看作是自然树木。这反映了
东汉《九章算术》中记载了大量有关土地和粮食测量的内容;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人工。这反映出( )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逐渐形成了一些惯例。如“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一旦内阁受到下院的反对,首相就要辞职向议会谢罪,或解散下院提前大选”,“内阁无需预先征得国王同意,即可召开会议”等。这反映出英国代议制的特点是 ①内阁对议会负责 ②国王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③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④国王、议会和内阁互不统属
在整个19世纪,来自美洲的白糖简直变成了一种英国穷人的食品。它是除茶叶外唯一一种对英国大众的饮食习惯产生重大影响的进口商品,“在英国人均卡路里摄入量中所占比例从2%提高到14%”。这则材料作为直接论据可以用来探究
热门试题
1.
(2021·广东汕头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5)1869年上海、香港进口洋货值占到全国洋货进口总额的83.68%,1904年这一比例下降到654%。这说明中国
2.
(2020·北京东城区高一第二学期期末·25)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主义思潮因自己不同的民族特点表现了各自独特的类型。其中印度的独特类型是( )
3.
(2017·江苏淮安·14)下面是我国古代不同领域著作的杰出代表,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天工开物》 ②《齐民要术》 ③《史记》 ④《伤寒杂病论》
4.
(2022·四川省南充市高一上期末考试·24)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平民通过斗争迫使贵族同意成立由平民和贵族联合组成的“十人委员会”,制定了《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自从定下来之后,……有些条款甚至一直保留下来,到罗马后期仍然有效……十二铜表法的语言也成为后世法典语言的典范。”上述材料表明《十二铜表法》( )
5.
(0··20)【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北魏孝文帝认为使用近百年的都城平城“只是用武之地,非可文治”,而洛阳是帝宅王里,可“光宅中原”,故有意迁都。由于迭经战乱,洛阳早已衰败,太和十七年(493)孝文帝巡幸洛阳,令穆亮和汉族人氏李冲,董爵等人筹划重建。两年后,北魏“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考古发掘证明,北魏洛阳城的核心格局继承和发展了中原正统王朝的都城模式和制度,主要建筑的规模、位置和名称等于魏晋一致。迁洛早期重建的洛阳宫太极殿广泛吸收和借鉴了魏晋洛阳城、南朝建康城和平城太极殿的形制。整个城市分为宫城、内城和外郭城。布局谨严,规模宏大,远超前代。筑外郭城以及在城内统一规划建造里坊,使郭城区域的功能进一步明确和丰富,是中国古代都城营建的一大创举。三重城围都城行制的出现,也改变了过去都城前朝后市的布局。开东魏、北齐邺都南城和隋唐长安城宏大整齐之先河。——摘编至钱国祥《北魏洛阳外郭城的空间格局复原研究》等(1)概述孝文帝重建洛阳的原因和举措。(8分)(2)简析北魏重建洛阳在古代都城发展史上的意义。(4分)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599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153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296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20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4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