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安徽示范高中高三上联考·17)据考古研究发现,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4000年间的世界各文明基本上以寺庙为基础,主要特征便是有大量祭祀活动和精通天文学的祭司阶层。这反映了早期人类文明具有
A
同一性
B
多样性
C
全球性
D
假想性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由材料可知,世界各文明的起源与形成都具有类似的祭司活动并存在祭司阶层,说明了各文明的兴起与发展具有同一性,故A项正确;B、C、D三项说法错误,均排除。
相关题目
(2017·浙江宁波选考适应性考试·12)在20世纪50年代的某次国际会议上,各国代表服饰各异。“一样是穆斯林,土耳其人的帽子是红的,印度尼西亚人的帽子是黑的,埃及人的帽子是白边红心的。一样是穿着高领的制服,扣子少而比较短的是中国人,扣子多而长到膝盖的是印度人”。中国代表在这一会议上
(2019·四川绵阳一模·29)清初顾炎武名号并不高,《四库全书总目》仅记其“博极群书,精于考证”。但到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社会上突然兴起一般顾炎武崇拜热,北京一群京官建立顾炎武祠,定时会祭。其也被誉为“清朝汉学第一人”。晚清顾炎武地位的提升主要是因为
先秦时期,荀子认为“使有贫、富、贵、贱之等,足以相兼临者,是养天下之本也”。而汉代董仲舒强调“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二者的主张都着眼于( )
1928年,斯大林开始实行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其中在农业方面苏联政府成功地消灭了几乎所有的私人农场,实现集体化,但农业的产量却是非常令人失望。这说明
1819年英国《工厂法》规定:禁止雇佣9岁以下儿童;9—16岁工人每天最长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半,不得在晚上9时至早晨5时半做夜工。英国这一做法( )
美国学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认为,当代中国经济发展:一是务实性,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边走边解决问题;二是渐进性,中国改革是速度和渐进的混合体,在每个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制度和政策安排。这可用于解释当代中国( )
英国引爆第一次工业革命并在纺织业上获得先发优势,但在染布工艺上存在巨大缺陷,而德国凭借稳定的工业染料和染色法大大提升了其纺织业的竞争力,进而带动了交通运输、机械制造等重工业发展。德国由此开启了新一轮工业革命。这说明( )
(2018·河南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考试题·31)1982年国务院进行机构改革,国务院的部委办、直属机构从100个减为61个,人员编制从原来的5.1万人减为3万人。而在1988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中,则撤销了煤炭工业部、石油工业部、核工业部、航空工业部、航天工业部,组建能源部、航空航天工业部。由此可知
(2024·山东潍坊三模·9)有学者认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使用权限上界定了集体与农户间的关系,农产品流通体制的变革从经营权限上理顺了国家与农民间的关系,税费全面取消从经济层面上塑正了农民与政府之间的关系,统筹城乡发展理顺了城乡两极分化、对立的关系。这说明党制定农村政策( )
(2025·湖南天壹名校联盟高三入学考·4)南宋时期,经济最发达的两浙地区,地主大多采用对自己风险较小的定额租;而后进地带的荆湖和川峡地区的地主多采用与佃户风险分摊的分成租。这一差异反映了( )
热门试题
1.
(2009.山东基能.10)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绩。下列属于改革开放后所取得的是①“两弹一星” ②青藏铁路 ③大庆油田 ④三峡水利工程
2.
(2020·福建省·1)神农教民种粟、黄帝“蒸谷为饭”的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已经( )
3.
(2019·海南高考·13)1988年,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才涌向海南,仅半年时间到海南求职的人数竟高达20万,形成中国当代史上极为壮观的人才流动大潮。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4.
(2018·山东滨州·20)19世纪中后期,俄、日、中三国都进行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
5.
(2023··15)下表为一战期间交战国军需品的生产量(单位:百万吨),其中的变化反映出当时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702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82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64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4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