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1月08日
星期三
登录
注册
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
16世纪关于马尼拉大帆船的版画
A
能证明葡萄牙是当时航海贸易强国
B
体现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
海外贸易成为艺术创作的主流题材
D
可用于研究近代太平洋贸易的发展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据材料“16世纪”“马尼拉大帆船”并结合纲要下册第7课所学—马尼拉大帆船可知这可以研究西班牙经营的横跨太平洋的贸易,故选D项;“葡萄牙”不合史实,应为“西班牙”,排除A项;“最终形成”不合时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于20世纪初,排除B项;“主流题材”不合史实,应为“题材之一”,排除C项。
相关题目
明朝虽无门下省,但是仿唐宋谏官之制,设立了正七品的监察官给事中,凡“朝政阙失,军民利病,皆得言之”,甚至皇帝批复了各衙门的本章之后,给事中也可以驳正其违误。据此可知,明代的给事中
美国学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认为,当代中国经济发展:一是务实性,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边走边解决问题;二是渐进性,中国改革是速度和渐进的混合体,在每个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制度和政策安排。这可用于解释当代中国(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 1648年10月,统治西班牙(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哈布斯堡王朝和法国、瑞典以及神圣罗马帝国内勃兰登堡、萨克森、巴伐利亚等诸侯邦国通过多边多轮会议,最终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形成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中最突出的内容就是运用法律否定了教皇和皇帝的权威,承认了一系列民族国家的独立及其正统地位,是近代国际政治体系的开端。——摘编自韩略、刘伟博《试析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到维也纳体系的国际关系格局转换》材料二 1815年6月9日,英、奥、法、俄、普、西、葡及瑞典签署《最后议定书》,维也纳会议宣告结束。在维也纳会议上,反法同盟的主要成员国为了防止革命对本国的政治统治形成威胁,制定了维护封建统治的“正统主义”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它们首先恢复了法国、西班牙、那不勒斯、葡萄牙旧王朝的统治。而且,为更有效地维护这一体系,1815年9月,在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积极倡议下,欧洲各国君主建立了“神圣同盟”,以保卫君主政体和基督教义。俄、英、普、奥等欧洲强国为了解决列强有关领土纷争的矛盾,逐渐形成了所谓的“领土补偿”原则,即列强的利益可以失此得彼。由于这个原则,各列强既得利益不但不受损失,而且可以明目张胆地宰割和瓜分弱小国家。——摘编自于光胜《马克思恩格斯论维也纳体系的实质》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宪章》等确定的不使用武力、民族自决、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国际法原则得到普遍接受,逐渐形成以《联合国宪章》为核心的一整套国际规则体系。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国际组织、争取独立的民族、非政府组织和个人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上升,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修改、调整外国投资、开发和其他部分的国际法内容,国际法出现了一个新兴的分支——国际经济法。同时,从传统的国家领土逐步扩展到外层空间、海床洋底、南北极地甚至网络空间等,新涌现出诸如国际行政法、国际旅游法、核法和极地法等数十个新分支(部门法)。现代国际法越来越多地体现各国的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日益成为维护人类普遍价值和利益的法律秩序。——摘编自盛红生《战后国际法体系演变与中国角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形成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维也纳体系的实质,并指出这一体系和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在处理国际事务的共通之处。(8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国际法的主要变化。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国际法的认识。(11分)
(2020·广西桂林一模·27)《水浒传》被一些官员咒为“诲盗之书”;清代俞万春作《荡寇志》,以108好汉都被杀死来作结;清政府曾三禁《水浒传》。材料中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是
(2018·河北衡水三月全国统一联考题·32)罗马《民法大全》记载:裁判官说,“如果船员、客店店员、骡马店伙计未将旅客交给他们看管的物品完整无损地返还给旅客,那么,我将赋予这些旅客以诉权对抗船员、客店店员和骡马店伙计。”这反映了罗马法
(2024·吉林二模·15)1926年,苏加诺在《青年的印度尼西亚》杂志上发表文章,阐释其民族主义思想的主旨:为了摧毁帝国主义的殖民主义和争取印度尼西亚的独立自由,用民族主义涵盖一切体系,把伊斯兰教、马克思主义团结起来。由此可知,苏加诺的民族主义
东汉班固认为在周代“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胡适先生认为:商代遗民在亡国之后沦落为执丧礼者,“儒”即西周人对此类人的蔑称,两种说法反映了
1894年9月,北洋水师“经远舰”在黄海大战中沉没于辽宁庄河海域。2018年9月,考古人员在该舰遗址中发现53毫米格鲁森炮弹、120毫米炮弹引信等,均不见于“经远舰”出厂档案,推测为海战前紧急添置,清廷为战争做了一定准备。这表明
(2023·天津河西区二模·5)1904年初,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该章程规定自高等小学以上,毕业考试结果分最优、优、中、下、最下五等,一般中等以上者都获相应的奖励出身,并被授以官职或得以升学。该章程的颁布
(2023··15)1921年,苏俄决定建立各省经济委员会,协调经济部门工作。此后,政府拨巨款从国外引进矿上机械设备,并对劳动工资进行了改革,以货币取代实物工资,并按照工人技术水平高低评定工资标准。这些做法
热门试题
1.
(2023·山东中学联盟高三12月联考·13)图3、4为18—19世纪初英国工农业的发展情况,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2.
(2024·吉林三模·16)20世纪70—80年代期间的中东地区,伊斯兰教规范着文化、石油,主宰着经济、阿以对抗,影响着政治,而这些特点都与美苏冲突没有直接关系。事实上,面对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挑战,石油价格的攀升和阿拉伯世界对以色列的仇视,两个超级大国常常回天乏力,束手无策。这说明( )
3.
(2007·宁夏文综·42)请考生在A,B,C,D里面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第一题计分:C.(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在欧洲各国,战争爆发之初,一般市民以狂热的态度欢迎它的到来,这是人所共知的。对他们来说,战争脱离了平凡的日常生活,充满了兴奋和刺激,为国家而战被认为是崇高的理想……无论对英国人、法国人还是对德国人来说,战争就是保卫和强化国家,在当时没有比这更好的思想观念了……在为一阶段,战争的经济成本尚未得到重视,强调的只是政治心理上的价值。在1914年夏季,大部分人把战争当作短期现象考虑,没有想到它将可能从根本上变革各国的社会和国际的秩序。与当初的期待相违,战争经过数个月不但没有终结,反而又持续了一年、两年,由此开始了超越以往的对战争的意义和目标的认真的探讨。1915—1916年的欧洲战争在军事上没有明显的进展,陷入了所谓的“堑壕战”。两个阵营的士兵挖堑壕,时常发动进攻,仅能前进数米,或继续后退……人们甚至怀疑这与国家的生存有什么关联。战争已不像当初人们相信的那样,是为了正义的高尚的战争,为国家流血是壮美的行为;其看法变为,战争是丑陋的、无意义的行为,无论是对死去的人还是对国家都带不来丝毫的价值和利益……——摘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5分)(1)概括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两年后欧洲各国一般市民对战争看法的变化及其原因。(12分)(2)你认为还应该从哪一角度分析战争的性质?(3分)【答案】
4.
(2019·河南中原名校第一次质量考评·19)“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共同具有思想解放的性质,然而两者要实现的目标却有所差别。文艺复兴的目的在于走出中世纪,走向现代文明;宗教改革则是上层建筑领域的一场变革,目的在于开创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这反映了( )
5.
表1是民国初期民族资本纺织业发展情况统计表。表中数据反映了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0415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2535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191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6963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4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