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江西新余一模·10)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乡村都市化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农民不离本土,变农村为微小城市或准城市,其趋向则是连成规模,成为正式都市或者成为某个城市的部分。这里居民生活的条件、方式已与多数城市居民相同,其物质消费可以用超前、丰裕来形容。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农民增收
B
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带动劳动力转移
D
土地流转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据材料并结合纲要上册第27课所学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可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部分地区乡镇企业发展,改变了农村经济单纯依靠农业发展的格局,以乡镇企业的发展带动乡村经济的振兴,故选B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合题意,与材料“乡村都市化”相悖,排除A项;“带动劳动力转移”不合题意,与材料“农民不离本土”相悖,排除C项;“土地流转”不合题意,与材料“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乡村都市化”相悖,排除D项。
相关题目
戊戌变法期间,大批士人因废八股而骤然失业,因此,他们将矛头直指倡议废八股的康有为等人身上,并且使出各种手段控制社会舆论,以此为先锋和利刃来讨伐维新派。这反映出戊戌变法( )
(2024·福建名校联盟高三2月联考·3)表1为唐天宝八年(749)和建中元年(780)岁入总数和岁入钱数统计表。造成二者不同的主要原因是表1
下图为“新中国不同时期新增建交国家数量示意图”。对其前四个阶段解读正确的是( )
(2024·河北邢台一模·3)表1所示是关于唐代果蔬种植的相关信息。据此可知,唐代( )表1
26.宋朝时,随着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南方的开发、农作物的传播与发展,原来的作物种植结构几乎全被突破,以粟、麦为主的粮食种植结构,被以稻、麦为主的粮食种植结构所取代。其主要原因是
(2024·湖南省雅礼中学三模·14)在苏俄(联)党内,还有相当一批人患有“怀旧病”,他们认为在那个“英雄年代”里,所面临的环境是艰难的,但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是美好的。只要战争一结束,生产就会得到恢复和发展,根本不需要恢复商品货币关系,就可以到达真正的共产主义。这可以用来说明( )
(2023··11)在德里苏丹国统治印度时期,田赋的征税对象为拥有土地的农民。农民进城出售农产品,换取货币,以现金缴纳赋税。苏丹沙姆斯丁·伊勒图特米什发行标准货币银坦卡,结果整个次大陆卷入货币交换关系之中。这说明德里苏丹国的赋税体制
(2018·河南安阳一模·47)(15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朱思本(1273—1333年),临川人。元武宗、仁宗时,朱思本多次奉命代天子祭祀五岳四渎等名山大川。因而得以旅行各地,实地考察地理状况。据载,朱思本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足迹遍及今华北、华东、中南地区,“跋涉数千里间”。他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利用当时保存的图籍,更依据自己实际调查研究,前后花费了10年的时间,绘制了一幅《舆地图》。该图长宽2.1米,图幅很大,详细注明了元代地理的风貌。尽管朱思本仍采用了计里开方的绘法,但该图的精确度远远超过了以前的地图。《舆地图》因篇幅过大,不便保存,现已佚。明代罗洪先据《舆地图》曾广以成《广舆图》,现从罗图中尚可见朱图之大概。 ——摘编自房列曙、木华主编《中国文化史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朱思本能够绘成《舆地图》的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朱思本绘成《舆地图》的意义。
1922年夏,由季诺维耶夫、斯大林、加米涅夫组成的“三驾马车”发布关于禁止粮食自由买卖的法令,1923年秋他们正式声明一旦德国革命胜利就可以废除新经济政策,在以后的几年里,实施新经济政策被部分高层领导人看作是不可避免的“恶”。这表明当时( )
百日维新期间,光绪以上谕形式所发的变法诏书达数百道之多,涉及人事、文化教育、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但是维新派最重视的政治方面的改革方案并不多,真正获得通过并以上谕形式颁布的更少。这表明百日维新
热门试题
1.
(1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英国在衰退吗?有学者认为,1870—1910年代的英国日渐走向衰退,英国真的在衰退吗?要研究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如何使用下面几则史料,它又会告诉我们什么?材料一有关英国工业生产的一组数据甲:1873—1913年英国工业生产情况统计表乙:1913年英、美、德电器产品 丙:1870—1913 年英、美、法、德在;占世界总额的比例 ;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 ——据【英】B.R.米切尔《世界历史统计》等材料二;材料三 (1)材料一这类史料对我们研究的问题是必需的吗?说明你的理由。(3分)(2)材料一中的三则史料对英国经济状况的反映相互矛盾吗?请加以说明。(5分)(3)把材料二作为研究问题的证据,使用时需要注意什么?(3分)(4)材料三可以从怎样的视角拓展我们对问题的认识?(3分)(5)考量历史上一个国家的兴衰,应坚持什么原则?说说你的看法。(3分)
2.
(2024·山东青岛一模·15)1948年,英国外交大臣贝文对内阁说:我们必须组织并巩固西方文明中固有的伦理和精神力量,只有在西欧建立受到美国和自治领支持的某种形式的联盟……才能实现上述目标。英国政府的主要目标是( )
3.
(2018.4·浙江高考·6)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文明传承不仅从未中断,而且内涵丰富。下表所列信息,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4.
(2024·湖南高三大联考一模·13)针对哥伦布提出的航海计划,15世纪的西班牙审查委员会质疑:就算地球是圆的,向西航行也可以到达东方,但回程时,必然有一段航程是从地球的下面向上爬坡,帆船又怎么能爬得上来呢?当时哥伦布一时语塞,无法回答。要对这一疑问做出正确解答,需要( )
5.
15—16世纪,欧洲的藏书票以天使、众神、神话故事场景为主要元素,构图复杂、富有贵气;17—18世纪,许多人放弃继续使用家族式传统的藏书票,而尽情地设计属于自己的款式。这一变化反映了()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5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4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