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重庆一模(主城区)·6)据农史专家石声汉研究,秦汉和魏晋引进的异域事物命名多冠以“胡”字,南北朝以后,则多用“海”字,宋元及明清时期传入中国的域外作物多冠以“番”字,晚清从海路传入的作物则多用“洋”字。据此,中国历史上引进异域事物
A
呈现一定阶段性和地域特色
B
彰显中华文明兼收并畜特征
C
体现中国农业生产的先进性
D
凸显古代中外交流的单向性【答案】A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据材料可知,古代中国对异域事物的冠名在不同时期命名有别,带有一定的阶段性和地域特点,故选A项;“兼收并畜特征”不合题意,与材料仅提及中国对异域事物的命名相悖,排除B项;“农业生产的先进性”不合题意,“农业生产的先进性”表现在生产方式的先进,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单向性”不合史实,古代中外交流具有双向互动的特点,排除D项。
相关题目
在1960年美国总统选举辩论中,肯尼迪提出“必须让拉丁美洲、非洲和亚洲人民关注美国而非苏联或中国”。由此可知,肯尼迪试图( )
(2022·辽宁省鞍山市高三二模·6)1900年6月,慈禧太后以光绪的名义向十一国宣战,邮政大臣盛宣怀却下令将发至各地的召集义和团团民及宣战诏书扣押,两广总督李鸿章等则策划“东南互保”,由此可知
(2018·安徽蚌埠一模·11)1944年美国独立日,《新华日报》发表社论称,《独立宣言》是“民主主义的胜利宣言”,美国不仅要在国内追求民主,还在国际关系上主张“民主国家和一切民主力量团结一致”,共同对抗“奴隶的世界”。该社论
如图为欧洲某历史运动的中心。该运动为( )
(2024·山东泰安四模·4)顾炎武在《日知录·自序》中写道:“愚自少读书,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时复改定。或古人先我而有者,则遂削之。积三十余年,乃成一编。取子夏之言,名曰《日知录》,以正后之君子。”顾炎武旨在( )
当18世纪末曼彻斯特的一名工人在享用“跨越大陆的一杯茶”时,他从中获得四大洲的能量。这杯茶包括中国或锡兰的茶,荷兰或英格兰的代尔夫特瓷茶杯,非洲奴隶生产的南美糖。它们当时在英国的普及
(2024·浙江台州高三12月联考·12)13世纪,伦敦的马修修士在他编纂的《英国编年史》中写道:“他们就像成群的蝗虫扑向地面,彻底劫掠了欧洲东部,焚烧与屠杀使这里变成一片废墟……他们铲平城市……推倒堡垒……屠杀市民和农民。”以上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
近现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重大变迁,以下各项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2023·湖北十一校高三联考·5)西晋王衍擅谈玄学,自比子贡,及为石勒所杀,将死,顾而言曰:“呜呼,吾曹虽不如古人,向若不祖尚浮虚,戮力以匡天下,犹可不至今日。”顾炎武对此评论说:“今之君子得不有愧乎其言?”由此可知,顾炎武
(2024·浙江天域名校大联考一·9)阅读下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2014—202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进出口总额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表
热门试题
1.
(2024·广西南宁二模·6)1897年,湖南巡抚邀请梁启超到湖南指导推行变法。湖南地方士人叶德辉对康梁“新学”进行了激烈批评,但他强调通晓西学乃士大夫处于列强环伺时代的题中应有之义。据此可知,当时( )
2.
(2024·山西晋中二模·4)据学者统计,西汉末年粮食单产折合每亩264斤,每个劳动力生产粮食3574斤。到了清代,粮食亩产增至367斤,每个劳动力生产粮食则降至2262斤。这反映出清朝( )
3.
(2020·广西桂林·5)明朝有位叫钱宰的官员,因为每天都要早起上朝,在家写了一首打油诗发牢骚,其中有一句“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朱元璋第二天就对他说,我并没有“嫌”你,改成“忧”字更合适。朱元璋这么快就知道这首诗的内容是通过( )
4.
(2019·北京市·24)右侧漫画原图发表于1912年,桶上英文意为“巴尔干麻烦”,桶盖将被蒸汽顶起,上面的人物代表英、法、德、奥匈、沙俄等国。漫画可以说明( )
5.
儒家学派重视礼乐,宣扬“乐文同则上下和”;墨家学派认为乐“与君子听之,废君子听治”“与贱人听之,废贱人之从事”。这反映了两者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024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6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02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