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图为“新中国与世界各国建交示意图”,出现这种情况的最主要原因是
A
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B
中美关系正常化
C
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
D
中国得到了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从图片可以看出,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越来越多,这是中国综合国力提高的必然结果。故选A。BC项有一定的道理,中美关系正常化和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有助于中国与其他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但是并非主要原因;D项是中国国力提高所带来的结果。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建国后外交关系的发展?表现
相关题目
董仲舒认为:大一统是天地常理,治国要道。维护政治的大一统,必须先实行思想的大一统。为此他主张
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期的英国,由于选举是在公开方式下进行的,加上当时议会享有很大权力,那些有权势的富翁们不仅自己通过贿买来取得议员席位,而且通过贿买来控制别的议员席位的选举,从而在议会里安插自己的人。由此可知当时英国( )
(2019·山东青岛三模·24)二里头文化遗址(公元前1800—1600年前后)发现有宫殿、居民区、制陶作坊、铸铜作坊、窖穴、墓葬等遗迹,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铜器、骨角器及蚌器等遗物,其中的青铜爵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青铜容器。这说明二里头文化
(2019·湖南永州一模·9)1869年美国人丁匙良在担任京师同文馆总教习时,曾增设了具有近代意义的体育课程。 他在《同文馆记》中记述:“同文馆学生不愿意习体育,认为有失尊严,他们只能慢慢地踱方步。中国学生是没有粗野游戏的,如足球、棒球等类。”由此可见,当时中国
(2022·福建省福州市高中毕业班3月质量检测·10)图2为发表于20世纪50年代的一幅宣传画《铲掉田坎 连成一片》,该作品意在表现当时中国农民 图2
(2023··12)在欧洲中世纪,修道院往往都拥有一个小规模的图书馆,里面除了拉丁文本的《圣经》和早期教父的神学手稿之外,还藏有拉丁古典作家西塞罗、维吉尔、奥维德、塔西佗等人的著作抄本。这反映了中世纪教会
(2024·山东菏泽二模·12)“英帝国”是一个不断变化着的概念,先后经历“重商主义帝国”“自由主义帝国”“有形帝国”“无形帝国”等概念。“英帝国”概念的变化( )
生活在公元2世纪的希腊历史学家包撒尼雅斯在其《希腊志》中提出,赛里斯人用作制作衣装的那些丝线,它并不是从树皮中提取的,而是另有其他来源。在他们国内生存有一种小动物与树上织网的蜘蛛相似,作出一种缠绕在它们足上的细丝。该记载表明( )
(2018·山东日照高一第二学期期末·8)下表为英、美、德三国工业生产上升情况简表(以1913年为100%)据此推断
(2019·山东青岛高三上学期期初·4)钱穆先生说:“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宋以前,大体可称为古代中国,宋以后,乃为后代中国……较之前代莫不有变。”对材料中关于宋代社会状况的认识,理解正确的是
热门试题
1.
周王的乐舞谓之八佾,共八列八行,孔子听说(鲁国)“季孙氏八佾舞于庭”,他表示“是可忍,孰不可忍也!”为此,孔子主张
2.
(2009·广东单科·20)下列关于巴黎公社的表述,正确的是( )
3.
乡愁的产生是以人对故乡的远离为前提。中国士人早期的乡愁表达更多是城市性的,即更多关注旧国旧都,以废墟化的城市作为情感原乡;隋唐后中国士人的乡愁逐渐以乡村为主导,通过对乡村的回望寄托情感世界。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4.
(2019·广东湛江10月调研测试·35)1970年代开始,西欧不顾美国反对,开始加强同东欧的经济关系,希望能缓解东西方紧张气氛、减少东欧对苏联的依赖、更多输出西方的价值观,并试图以经济的让步换取苏联在其它方面的让步。这表明
5.
1918年1月,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演说中提出了“十四点”计划。其主要内容包括:订立和平条约、公海航行自由、民族自决、裁减军费、公正处理殖民地争议、建立国际联盟等。“十四点”计划使威尔逊名噪一时,这是因为该计划(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28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56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840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53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