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山西吕梁三模·1)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发表《中华文明的新曙光》,对中华文明研究又有了新的突破,过去认为中国只有商周以后的4000年文明史,但牛河梁坛、神庙、冢遗址的发现,表明当时就已经产生了较高级的社会组织形式,把中华文明史扩展到5000年。据此可知( )
A
“敬天保民”的思想已经形成
B
黄河中下游是中华文明发源地
C
红山文化是中华文明重要源头之一
D
标志着我国奴隶制国家形成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据材料“牛河梁坛、神庙、冢遗址的发现,表明当时就已经产生了较高级的社会组织形式”结合所学知识,女神庙、积石冢、大型祭坛,说明氏族首领的权力以神化的形式得到巩固和加强。原始宗教的复杂化是社会组织变化的反映,因此红山文化被视为中华文明重要源头之一,故选C项;"敬天保民”的思想形成于西周时期,排除A项;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位于辽河流域,排除B项;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19·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三5月押题考试·33)有西方学者通过估算发现,在17世纪和18世纪,美洲生产的白银大约有70%输入到欧洲,其中40%又通过贸易方式转运到亚洲。这表明当时
西晋著名地图学家裴秀确定了绘制地图的重要原则——“制图六体”。但中国古代地图却没有固定方位:若地图中陆地在上,海洋在下,是从船上望向大陆,服务于沿海航行;若海洋在上,陆地在下,则是在陆地上观察大海,以备海防。由此可知中国古代的地图绘制
1962年5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会议决定:在1961年已经精简职工800多万人的基础上,1962年和1963年两年内再精简职工1000万人以上。这一举措的直接目的是( )
(2025·陕西榆林高三模拟·24)下面是2005—2012年国内旅游人数统计图表。表中数据反映出( )
(2019·安徽合肥一模·7)在我国历史文献中,万历皇帝不理政务昏庸荒怠;在朝鲜历史文献中,万历皇帝却是被歌功颂德建坛立祠的大德皇帝。这一现象反映出
亚里士多德指出:“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的多数决议,无论在寡头、贵族或平民政体中总是最后的裁判,具有最高的权威。”他意在表明古希腊
(2023·湖南永州三模·4)宋神宗熙宁八年,下令废除诗赋、贴经、墨义取士,颁发王安石的《三经新义》和论、策取士,并把《诗经》《礼记》《论语》《孟子》等定为应考士子的必读书,规定进士考试为四场:一场考大经,二场考兼经,三场考论,最后一场考策。这一变革主要是为了
进入21世纪,有学者指出,中国农村的发展道路不在于消灭小农户、小农业和小农村的“三小农”,不在于模仿美国型的大农户、大农业和大农村,而在于“三小农”的进一步发展。该学者意在强调中国农业经济需要( )
(2025·广东9月联考·14)列宁在1920年12月曾指出:“国内敌人是靠小经济来支持的,要粉碎它,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把国家经济,包括农业在内,转到新的技术基础上,转到现代大生产的技术基础上。只有电力才能成为这样的基础。”这一理论的实践表现为( )
(2025·重庆高三调研·10)1867年,京师同文馆增设“天文算学”,总理衙门建议鼓励举人、进士正途出身的官员报名进修,课程结业后给予“格外优保”。此举遭到大学士倭仁等官员强烈反对,认为以夷为师会败坏气节,引导官员机巧:报考同文馆新科目的正途士子也遭到同乡的嘲讽讥笑。这一事件说明( )
热门试题
1.
(2022·湖北省武汉市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10)1992年,中国政府提出了一个以加速沿海、沿江、沿边(重点发展新疆﹑内蒙古﹑黑龙江、云南和广西的边境地区,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贸交流)、沿路(连云港至新疆阿拉山口)区域发展为重点的“四沿”战略。这一战略决策有利于
2.
(2016·山西省·10)周恩来在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时说:“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两国人民之间的来往中断了二十多年。现在经过中美双方的努力,友好往来的大门终于打开了。”这里“友好往来的大门终于打开”的原因有( )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②中苏两国关系的破裂③中美两国共同的需求 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3.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但汉唐儒家崇奉的是《诗》、《书》等“五经”,《论语》并不在其中,直到北宋中期以后才把《论语》和《孟子》、《大学》、《中庸》列为“四书”,并抬高至“五经”之前,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初,上海开始“依港兴市”,租界中“华洋杂居”;60年代后,上海由一个古老的县城逐渐发展成港口与商业中心;19世纪下半叶形成了沪东、沪西、沪南等工业区。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参与上海发展,形成新的商业区。1929年,由市政府主导,建成以江湾五角场为中心的“大上海市中心区”。1949年后,上海一直是国家重要的经济中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世界影响力日益增强。——摘编自张仲礼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等材料二 16世纪开始, 曼彻斯特从军事要塞逐渐发展成为工商业城市。1830年已有棉纺厂99家,并开通世界最早的现代化铁路。1838年,设立议会和市政府,摆脱了封建管理体制。19世纪下半期,从传统的棉纺业衍生出许多新门类,开通了通海运河,可通往世界各地。20世纪初,不断与周围工业社区及城镇连接,发展为大城市。1961~1981年,因过于拥挤,人口大量外迁,老龄化日益严重,纺织业日趋衰落。20世纪后期,城市中心被废弃的工业区包围,几个大面积的旧贫民区仍然存在。——摘编自(英)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上海和曼彻斯特发展成为近代大都市的相同因素。(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中期以后上海相对于曼彻斯特的有利发展条件。(10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曼彻斯特为例,简析现代城市发展中应当注意的问题。(6分)
5.
(2024·贵州贵阳二模·16)2008年,由美国次贷问题引发的金融海啸让《资本论》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资本论》在德国的销量飙升到了前一年的近三倍,脱销了6个星期,“如果谁想了解为什么资本主义一再地产生危机,那么他就绕不过《资本论》这部著作”。这反映了(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024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6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02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