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三模·5)货币流通从来不是在静态的市场模型中自由运行,而是在动态社会中被自然、政治、社会等诸多因素所影响。据表2可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表1:1893—1899年各地区钱荒案例统计简表
注:数字代表该区域发生钱荒省份的数量。
A
民族危机加剧了全国性钱荒
B
清政府的“赈济”与钱荒成员相关
C
钱荒出现的地区集中于华北
D
国际银价下跌和铜价上涨是主因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根据材料可知,从1893年到1899年,各地区出现钱荒的省份增多,加剧了全国性钱荒,特别是1896年一1899年期间钱荒严重。主要原因是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故选A项;材料并未体现清政府的“赈济”与钱荒成员相关,清政府的“赈济”多为实物,与钱荒没直接关系,排除B项;材料体现钱荒出现的地区集中于华东,排除C项;材料并未体现国际银价下跌和铜价上涨是主因,排除D项。
相关题目
1.战国时期,社会上出现了大量以出卖自己劳动力为生的“庸客”《韩非子》中就有主人以美食、钱币等招募“卖庸而播耕者”的记载。这一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1949年建国之初,在工业生产总值中,国营工业占34.7%,而私营工业竞占63.3%。到1952年10月,我国工业生产总值中,国营企业已占67.3%,私营企业仅占32.7%。这一变化( )
(2024·河北衡水学三模·14)马克思认为现代化是“以资本为基础的工业化、城市化、大规模生产、大消费、大交通体系等过程的总和”,包括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随之而生的大规模分工、强大的集权官僚国家、亲密的村庄群体变为不近人情的城市群体、公共的社会关系变为个人的社会关系。马克思意在说明现代化的实现( )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讲到学习西方时呼吁“扩充其制,精巧其技,因时制宜,度势行法”,倡言“乘此有为之日,奋为中地倡”,“与番人并雄”。这一主张( )
(2024·江苏连云港一模·15)表2所列为美国不同时期的语言战略。该表反映了表2
1995年到1998年,中国国家安居工程先后在88个城市实施,取得较大成效。既推动房改,又解决部分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但是从1998年开始,安居工程基本停止。因为就安居工程一直存在争论:一种认为安居工程是德政,是民心,有利于平抑房价。一种认为政府优惠政策存在不公平竞争,冲击房地产市场。这种争论本质上( )
1986年,新闻报纸上“联营”“星期日工程师”等词频现。不少“泥腿子”低价买走了国营工厂闲置的机器设备,搬进粗粗建成的厂房里,这些机器日以继夜地隆隆作响,越来越多的工程师接受农民厂长们的私下聘用,一到周末就卷着图纸到乡下工厂上班。这体现了( )
(2022·山东省菏泽市一模·2)《历史的终结》一书的作者福山指出,中国制度具有“强大的国家能力”,中国从秦汉开始就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现代国家”,先于欧洲1800年。“现代”是指
如图为美国1955-1985年家用电器价格趋势图(以1982年美元价格计算)。此趋势出现的原因是( )
(2025·广东八校高三8月联考·8)1938年4月,《新中华报》开辟“防疫”专栏,宣传清洁卫生和防疫常识。1942年4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延安成立防疫总委员会,筹划管理全边区的防疫工作。同年5月,边区防疫总委员会通过《预防管理传染病条例》,对传染病进行分类,并规定相应的报告和防治制度。据此可知( )
热门试题
1.
(2015.天津文综.8)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泰达)是20世纪80年代国务院批准建立的首批国家级开发区之一。在全国国家级开发区、工业园区投资环境评价中,天津开发区已连续多年位居前列。当初其设立的主要目的是
2.
古文字“盐”有如下构形释义。与该字构形释义相关的是古代的( )
3.
(2019·广东江门高三调研测试·24)周朝时,士以下的胥吏阶层靠“稍食”(官府发放的口粮及衣装)为生,它的多少要依职事与考课而定,按等级发放。该制度
4.
(2023·山东临沂高中学科水平考试·6)《本草纲目》一书包含了丰富的矿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内容,并且大量运用化学、物理学、农学、天文学、气象学、生理学等领域的知识对药物进行记载分析。达尔文创立进化论时,曾从此书中引述了不少有关植物和动物的资料。该书
5.
(2020·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公元前11世纪下半叶,周公东征胜利后,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拓殖建“城”,“国人”居于城内,“野人”居于城外,他们都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国人政治身份高于野人,西周时期的“国”指天子诸侯之都城,其建设有一套理想化的标准模式。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秦以后两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往继承了这种规划传统。——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材料二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兴起,为数众多的城邦一般都建在高地或山丘上,建有城墙等防御设施。城邦大多建立了大规模的神庙,是城邦的宗教中心,城市的中心广场即市政广场是城邦社会与政治活动中心。在许多城邦,人民凭看对土地的拥有权而获得公民权,可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执行,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围有大片的农村地区,这是城邦的主要经济基础。——摘编自黄洋等主编《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西周时期的都城和古希腊城邦的特点。(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城邦兴起的历史条件。(6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政治制度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7分)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6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5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