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春秋近300年,大小战争约500场,会盟数十次。周初号称八百诸侯,到春秋末期,虽然还有一些小国存在,但基本上已经是七大国的天下了。以下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
分封制不利于政局稳定
B
宗法观念在春秋荡然无存
C
春秋争霸促进局部统一
D
七国是指鲁齐燕魏宋晋楚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战乱现象是西周分封制的弊端,但题目描述的从春秋初八百诸侯到春秋末七大国存在变化的解读,故A项错误;荡然无存是错误的,故B项错误;根据题意描述的变化,故C项正确;题目强调的是从八百诸侯到七大国变化的解读,并非问七大国,故D项错误。
相关题目
20世纪初,中国兴起了新一轮的投资热和出口热,民族工业呈现“短暂的春天”。有史学家称之为这是继洋务运动之后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这两次工业化浪潮的出现都
“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合湖南湖北为一而洞庭之险失,合浙东浙西为一而钱塘之险失;淮东淮西,汉南汉北,州县错隶而淮汉之险失,汉中隶秦,归州隶楚,又合内江外江为一而蜀之险失。”材料评述的这种古代地方行政制度设计( )
(2024·湖南长郡中学高三上期末·15)1921年,一位苏俄老农民说,“一个人有两只手,一只为国家干活,一只为自己干活”。同时,他以正在召开会议的剧院为例,把农民比作墙,工人比喻为房盖,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比喻,强调了农民的稳定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这说明( )
宋人喜欢牡丹花,尽管《陈州牡丹记》载“园户植化如种黍粟,动以顷计”,仍供不应求,于是买家便在秋天预先付款,至来年春天拿到所买之花。由此可知,当时
(2025·湖北黄冈9月调研·3)《论语》记载,孔子曾赞许曾点对“谦”的领悟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但魏晋士人对“谦”的解读聚焦于孔子可能怀有的豁达隐逸之情,并将曾点美化成一位超然脱俗的世外高人。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中国古代文化具有多源性,各大文化区系既相对稳定,又不是封闭的。观察学者绘制的“新石器时代重要文化系统表”(见下图),下列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
(2025·湖北黄冈9月调研·7)《晋商史料集成》记载,1911年10月13日,蔚盛长平遥总号通过北京分号的电报第一次得知武昌起义的消息。这一情况表明汉口分号的掌柜在当时已没有机会和条件向总号通风报信。这一现象折射出( )
(2024·辽宁丹东二模·10)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通过以来,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额经历了四次提升。2019年起正式实施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首次增加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这些变化表明( )①个税征收制度更加完善 ②国家财政收入逐渐增加③国民生产总值持续增长 ④国家更注重惠民和公平
(2024·四川成都三模·4)明代科举制度规定,策问考试需从皇帝下令编撰的教化书籍中出题,士子备考之时必读其书。明代文学家陆深在四川做官时,寄回《逆臣录》《彰善瘅恶录》,叮嘱儿子:“可看其大纲,科场中首一问策要问此两书也,知之知之。”这反映出当时( )
(2024·山东枣庄二模·9)图4是1958—2018年中国制造业产值和GDP占同时期美国比重变化的曲线图。这表明( ) 图4
热门试题
1.
(2023·陕西(A卷)·9)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下列属于其成果的是( )
2.
(2023·新疆乌鲁木一模·14)宣传画是一种文化符号,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下图是冯一鸣创作于1954年6月的一幅宣传画,题为《开掉田埂大家就成一家人》。该宣传画反映出当时我国
3.
(2023·山东中学联盟高三12月联考·10)对图2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图2 新中国改革开放后务工迁移量与产业(就业)结构及城镇人口比重
4.
福建惠安地区的崇武大渔业团结社,由靖海、潮运、西华三个乡组成,1956年4月,该社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推出“五定”工作改进方案,即定劳力、定工具、定成本、定工分、定产量,渔业生产迎来了巨大的变化。这一方案( )
5.
(2016·江苏镇江·13)1971年10月26日,中国外交代理部长姬鹏飞收到某国际组织秘书长发来的电文,告之了该国际组织二十五日通过的决议。毛泽东获悉后高兴地说:“这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由此判断中国被黑人兄弟抬进了哪一国际组织(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28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56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841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53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