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公元前323年,魏国将领公孙衍发起“五国相王”运动,即魏、韩、赵、燕、中山五国互相承认对方君主王位,并带动了中原各国国君纷纷称王。这一事件直接
A
否定了当时的宗法制
B
开始确立君主制
C
破坏了当时的分封制
D
动摇了王位世袭制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根据“魏、韩、赵、燕、中山五国互相承认对方君主王位”互相称王并没有改变他们各自的血缘关系,不确定对宗法制的影响,故A项错误;在此之前他们本身就是君主,另外还有天子(君主),但即使相互称王,也没有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故B项错误;“五国相王”即是对周天子分封的一种轻视,对分封原则的不尊重,对分封制是有破坏作用的,故C项正确;这种改变对各自的王位继承没有影响,故D项错误。 【答案】C
相关题目
(2020·湖北高三4月线上调研测试·26)《新唐书》记载:贞元八年(792年)河南、河北、江、淮、荆、襄、陈、许等四十余州发生水灾,中书侍郎陆贽秉持“所费者财用,所收者人心”之“王化远被”理念“上奏”劝德宗遣使赈灾。陆贽的“上奏”立足于
一五计划期间,农业发展缓慢,如1954年,因为农业生产未能完成计划,导致工业生产缺乏原料,从而影响了工业发展计划的实现。这一现象直接导致了
(2023··15)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极力批判“市场社会主义”,当时报刊文章认为:“市场社会主义”是一种资产阶级的“邪说”,它是“右倾修正主义”作为计划工作“民主化”向“官僚主义”作斗争的借口,实际上会使经济离开党和国家的政策。这表明,当时苏联
(2023·山东泰安二模·2)表1为史书关于汉朝时期社会情况的部分记述。这反映了
1963年至1965年,我国城市建设投资占基本建设投资的比例,由“二五”期间的2.3%上升到2.9%,超过“一五”期间的投资比例。非生产性投资比例由“二五”期间的14.6%上升到20.6%。上述变化出现的原因是( )
(2022·江西省南昌市一模·25)汉武帝在元狩四年向陇西、北地、会稽等五郡大规模移民后,又下诏说:“江南火耕水耨,令饥民得流就食江淮间”,并且说假如饥民“欲留”在当地居住,则准许他们“留处”。这说明当时
(2023·福建第三次质量检测·3)东晋时期,“二王”的楷书笔法清新脱俗,结构玄远天然,带有一种“山林气”;唐代楷书则形成了严谨、理性、节制、庄严的风格,表现出端正严谨的“庙堂气”。由此可知
(2024·河南三模·8)“一五”计划期间,中国过去没有的一些工业部门,包括农业机械、矿山设备、军用飞机、民用汽车、重型机器、发电设备、精密仪表、新式机床、电解铝、无缝钢管、合金钢、塑料、无线电等工业生产,均已建设起来。这表明,这一时期( )
如表为古罗马时期的相关立法,据此可知
李大钊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写到:“法兰西之革命,非独法兰西人心变动之表征,实十九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通心理变动之表征。俄罗斯之革命,非独俄罗斯人心变动之显兆,实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之显兆。”“俄罗斯之精神,将表现于东西二文明之间,为二者之媒介而活动”。对上述李大钊的说法理解正确的有( )①俄罗斯是文化交流桥梁 ②法国革命颇具传播效应③革命推动社会新陈代谢 ④两国革命根本属性相同
热门试题
1.
徽商黄汴编撰的《天下水陆路程》是明代国内贸易往来的交通指南,徽商程春宇编撰的《士商类要》记载了当时进行商品贸易时各地的水陆行程情况。这类士商用书反映出当时( )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我们在思考中国历史中之社会变迁时,实应以各时期士的动态作为探求的中心。在某一时期中,士在何等地位中产生和占有何等地位,士以何种方式参与政权、操控政权,这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若依此观念来作为中国社会分期的基准,来说明中国历史中社会的任何演变,将感觉比较容易。——据钱穆《国史新论》整理(1)将下列基准特征:①门第社会、②封建社会、③游士社会、④科举社会填到表格中的相应位置(只填数字代码)。(4分)选择其中任意2个时期对所填写的“基准特征”作出解释说明。(6分)注:太学毕业成绩优秀者分派到中央部门作为“郎”,成绩较次者派遣到地方政府作为“吏”。材料二中唐以后至北宋前期,新型士人群体逐渐形成……北宋中期士人群体觉醒,一方面,儒学复兴旗帜的高扬,为学术思想的整合提供了契机;另一方面……士大夫与君主“共治”“共政”的理念与政治格局,成为宋代文化的中心内容……以范仲淹、王安石等为代表的士大夫,尽管政治主张颇不相同,却都以“兴起斯文为己任”,都具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与胆魄。——摘编自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简述唐宋时期“新型士人群体形成”的影响。(4分)材料三新的士类在近代中国的大批出现,体现了知识分子阶层的新陈代谢。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种新陈代谢不仅表现在新的士类在数量上的激增,更表现于时代发展对旧的士类的淘汰……科举制度的废除,断绝了诗书墨卷中人的出路,使之失去了安身立命之所……新式知识分子则成了时代的骄子,他们尖锐地抨击王朝秩序,又向社会传播各种新的观念意识……他们成为20世纪士类的主流。——摘编自陈旭麓等《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新的士类”在近代中国社会出现的原因。(6分)
3.
(2019·广西贵港·1)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在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中,应纳进出叫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这一条款破坏了中国的( )
4.
雅尔塔会议、波茨坦公告、德国投降、日本投降;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成立:_____
5.
1954年,陈云在向中央汇报一五计划编制情况时说,“轻工业的增产,主要还不是增加投资的问题,而是农业原料的问题。在这些原料不能大量增产以前,增加轻工业的投资是没有多大用处的”。这一看法旨在强调(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024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6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02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