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湖南高三大联考一模·2)《<国策>书录》记载:“暴师经岁,流血满野。父子不相亲,兄弟不相安,夫妇离散,莫保其命,滑然道德绝矣……贪饕无耻,竞进无厌,国异政教,各自制断。”这种情况( )
A
打击了旧的经济政治秩序
B
导致思想文化万马齐喑
C
有利于区域专业性的生产
D
催生了佛道盛行的局面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据材料信息可知,引文描述了战国时期社会动荡的现实,这一情况对旧的奴隶制经济和政治制度造成了冲击,酝酿着统一的皇权专制社会的到来,故选A项;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活跃,“百家争鸣”,排除B项;明清时期,区域化的专业性生产出现,排除C项;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盛行,排除D项。
相关题目
1867年,王韬漫游法英等国,后在《纪英国政治》中写到:“论者徒夸其水师之练习,火器之精良,为足见其强;工作之众盛,煤铁之充足,为足见其富,遂以为立国之基在此,不知此乃其富强之末,而非其富强之本也!英国之所恃者,在上下之情通,君民之分亲,本固邦宁,虽久不变。”对材料信息解读有误的是
(2023·山东中学联盟考前押题·13)20世纪30年代,苏联曾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竞争激烈、急于出口的时机,成为当时西方先进技术设备的最大买主;同时,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来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这说明当时苏联
(2024·广东揭阳二模·7)图1所示为1893—1920年机器设备进口在整个中国进口总值中的比重变化情况。这一变化说明这一时期的中国( )图1
(2018·广东珠海二模·30)1929年,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兴国土地法》中:把“没收一切土地归政府所有,交农民使用”,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1931年,苏区中央局发布通告指出,农民“不仅要取得土地使用权,主要还是要取得土地所有权”。这表明当时
1898年清政府与德国签订《胶澳租界条约》,其中规定:允许德国修筑由胶州湾经潍县、益都(今青州)、博山、邹平等地达济南及由胶州湾经沂州(今临沂)、莱芜至济南等两条铁路;山东境内开办各项工程,需用外国人员、资金、器材时,德商有优先承办权。该条约的签订( )
1945年7月,黄炎培先生向毛泽东询问如何才能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以及“人亡政息”的周期律。毛泽东回答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曹魏时期,名士嵇康被司马氏集团所杀,但其子嵇绍依然为司马氏集团建立的晋朝尽忠 而死。有人骂嵇绍为仇人卖命“不孝之罪通于天”,西晋王朝却一直将他奉为忠义楷模,并再三褒奖。这说明,西晋时期
(2018·广东珠海二模·33)英国1688年后再没有新的市镇取得议会下议院代表权,而一些“衰废市镇”,仅有数户居住、无人居住、甚至在地理上消失的地方竟拥有在下议院市镇代表;新工业城市往往聚居数以万计人口却无代表。这一现象
卢梭在《论不平等》中声称他不赞成“平民公决”,为了防止出现谋求私利和考虑不周的法律,“并非所有人都有权因自己的喜好而提出新法律,这一权利属于政府成员”,人民只能“对法律表示同意”。这体现了卢梭的观点是
下表为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全球橡胶产业发展的部分史实:据此可知,该时期橡胶产业的发展( )
热门试题
1.
有学者认为,在雅典,城邦权力不受任何制约和限制,对于公民大会或者民众法庭针对个人的任何决定,个人并没有上诉的机制和途径。该学者关于雅典的核心观点是
2.
(2022·海南·9)从开展土地改革到实行农业合作化,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和政府不断调整农业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 )
3.
(2023·山东济宁·7)如图所示为太平天国颁布的革命纲领。与前者相比,后者最突出的特点是主张( )
4.
(2023··20)1984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严禁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的决定》,1986年2月又下发《关于进一步制止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的规定》。这些决(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5.
(2025·“化蝶杯”模拟·4)《晋书》记载,352年冉闵(汉人)灭后赵(羯族政权,屠杀羯胡同时笼络汉人)时,“青、雍、幽、荆州徙户及诸氐、羌、胡、蛮数百余万,各还本土,道路交错,互相杀掠”。下列选项符合材料所述主要时代特征的是(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024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6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02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