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在批孔批儒反传统过程中,一方面反对把原始儒学(孔孟)与后世儒学(宋明理学)截然划开,认为两者一脉相承,另一方面指出儒学中的民本主义与近代西方民主主义是两回事。陈独秀这些做法在当时主要是为了( )
A
否定专制统治
B
确立民主共和制
C
传播启蒙思想
D
理性认识传统文化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陈独秀思想,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时空观念的素养。陈独秀反对把原始儒学与后世儒学区分,指出儒学的民本主义不同于近代西方民主思想,这些做法彻底否定了传统儒家思想,这主要是因为传统儒学思想是封建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彻底否定儒学就彻底否定了封建专制统治,维护民主共和制,故选A项;当时中国已在形式上确立民主共和制,陈独秀这一做法主要是为了维护民主共和制,故排除B项;C项不是主要目的,故排除C项;彻底否定传统儒家思想不是理性认识,故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19·安徽皖江名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6)有学者认为,明朝后期的人文主义思潮以王艮、李贽等人为代表,他们反对封建礼教,要求行为自由;鼓吹人欲、私欲,要求物质利益;肯定心性无别要求贵贱平等。这一思潮
(2021·广东惠州高三第一次调研·6)1718年,年过六旬的康熙皇帝对人抱怨:“诸臣视朕如驾车之马,纵至背疮足瘸,不能拽载,仍加鞭策。惟从旁笑视,竟无一人怜恤,俾其更换休息者。”这反映了当时
中国近代某著作有如下内容:“世官为诸子之制,可见选举实为孔子创制”“儒是以教任职,如外国传教士之入议院者”“王者往,君者群,孔子能群天下人,非天下之君而何?”……有学者认为该著作“完全推翻了孔子‘信而好古’、‘述而不作’的旧偶像,而以资本主义新文化的思想材料改铸孔子形象。”该著作的作者应为
以“史”名官的职官,在商代晚期殷墟甲骨文中便已出现,战国晚期成书的《周礼》所设职官体系中,“史”的数量非常多,分布在“百官府”,即数量众多的属官之下,职责是“掌官书以赞治”。大量的“史”职人员的设置( )
(2022·山东省菏泽市一模·1)进入2022年,三星堆青铜人头像(图1)成为“网红”,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这些高鼻深目、阔嘴大耳、耳朵上还有穿孔的青铜器,没有留下文字信息,不属于中原青铜器的任何一类。这体现出中华文明的特点是 图1
(2023·河南信阳二模·6)宋代欧阳修说“国家取士之制,比于前世,最号至公。……不问东西南北之人,尽聚诸路贡士,混合为一,而惟材是择。各糊名、誊录而考之,……。其无情如造化,至公如权衡,祖宗以来不可易之制也!”对这一变化认识错误的是
(2025·广东调研一·11)改革开放初期,旅游事业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全国旅游饭店数量从1978年的137座,增至1984年的505座;床位3万余张,增至17万余张。这反映出我国( )
(2023··2)王莽在即位之前据《周礼》《礼记》等典籍所载古典礼制,开启对长安的儒教化、神圣化改建工作,如平帝元始四年(公元4年),王莽“奏起明堂、辟雍、灵台,为学者筑舍万区”。王莽的做法意在
(2025·东三省高三上12月调研·7)如图是延安美术工作者彦涵于20世纪40年代初创作的新年画《身在曹营心在汉》,当时在晋东南前线阵地广为散发。作者意在(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十六国的名号多是继承中原王朝的国号;辽宋夏金时期,辽人以轩辕氏、炎帝后裔自居。这表明( )
热门试题
1.
(2020·四川眉山·5)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是没有国旗的。在中外交涉中,清政府因见西方列强侵华舰船均悬挂本国国旗。于是,在1866年,总理衙门确定大清黄龙旗为中国的第一面国旗。由此可见,列强侵略( )
2.
(2018·北京高考·12)“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
3.
(2021·福建漳州三模·14)钱乘旦指出:“工业超过农业说明工业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压迫贵族地主阶级;大工业挤垮手工业意味着工厂主排挤商人对生产的控制,因而商业资本让位给工业资本;工厂的兴起和城市的昌隆则表明工业无产阶级的诞生和壮大。”钱乘旦意在说明工业革命
4.
“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以上反映的思想始于
5.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 表2 1950~1980年部分国家钢产量变化表 (单位:万吨) ——摘编自《1949~1984中国工业的发展统计资料》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钢产量迅速增长,1983年达到4002万吨,1986年达到5205万吨,至2002年达到18224.89万吨,钢产量已连续7年保持世界第一。2002年全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2001年增长39.30%,2002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比2001年增长33.82%.钢材品种结构继续改善,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特殊品种和高附加值品种大幅增加。 ——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四个国家钢产量的总体发展趋势及基本原因。(15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钢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10分)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59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148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2960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20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4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