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27)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新闻署在91个国家设有208个新闻处,其中50个在欧洲、34个在中东和南亚、40个在拉美、34个在亚洲。这些新闻处经常以非官方面貌宣传“邪恶的共产主义敌人”“人民资本主义”“民主”“自由”等。这表明
A
国际政治交流密切
B
美国建成全球化传播机制
C
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D
冷战注重意识形态的渗透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由材料宣传“邪恶的共产主义敌人”“人民资本主义”“民主”“自由”等可知,美国注重在冷战中进行意识形态渗透,D项正确;材料无法支撑A项;B项非材料主旨;1955年,苏联与东欧七国建立华沙条约组织,标志着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局面形成,也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C项排除。
相关题目
广州和上海都是近代重要的外贸港口。对于下图中的数据变化解释正确的是( )广州和上海出口茶叶数量(单位:万磅)
西方世界普遍认为,冷战终结是大西洋同盟体系主导下自由世界的全方位胜利。俄罗斯认为,冷战终结是双方联合协商的结果,它意味着俄罗斯将与西方一道以平等创始人的身份重塑一个基于求同存异、观念和制度多元主义等理念的泛欧洲共同体和一个更加包容的国际安全体系。由此可知冷战的终结
1841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阿尔贝特亲王告诫她:身为立宪君主,面对党争应持不偏不倚的超然态度,注意利用在下院获得多数者为首相。这体现出英国
明代朱橘主编的《普济方》中说:“愿为良医力学者,当在乎致知,致知当在乎格物,物不格则知不至。”明末医学家张介宾所作《传忠录》以“明理”为首篇,直言“万事不能外乎理,而医之于理为尤切”。这反映出( )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尽管欧美列强之间矛盾重重,欧洲已经开始形成两大对立的军事侵略集团,但它们都不同程度地支持或纵容日本侵略中国,其主要目的是
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全国粮食会议,决定在农村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国家严控粮食市场,由中央对粮食实行统一管理。该举措旨在( )
(2024·江苏如皋三模·14)阅读下表“维也纳会议的部分内容”。由此可见,维也纳会议( )
从1975年开始,美国、英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意大利和加拿大,每年召开一次“七国首脑会议”。1983年以前,会议焦点主要集中在能源问题和通货膨胀问题上。材料反映“七国首脑会议”当时的首要目标是( )
1950年2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学会管理企业》指出:在一切国营公营的工厂企业中,必须坚决地改变旧的官僚主义的管理制度,实行管理民主化,建立工厂管理委员会,吸收工人参加生产管理。这一主张旨在( )
(2024·广西南宁二模·14)19世纪初期,赫尔曼、威廉·冯·洪堡、雅恩等德意志学者纷纷表达出对民族统一的强烈渴望,他们提出,虽然国土被占领,人民受到压迫,但德意志民族依然是德意志民族,为了实现民族的统一就必须坚信德意志是唯一的祖国。这些主张( )
热门试题
1.
俄国二月革命、四月提纲、十月革命于______年
2.
鸦片战争后,魏源《海国图志》判断中西关系仍为华夷秩序,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和相对具体的筹海策。徐继畲《瀛寰志略》则意识到中西关系己面临“大变局”,应“取法泰西文明”“以商贾为本计”,提出较为长远的自强说。二者皆( )
3.
(2025·河南高三联考·14)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日报》采取多种措施宣传毛泽东思想,并逐渐形成了“原文刊载”与“通俗化解读”相结合、“理论宣传”与“实际运用”相结合、“社论引导”与“体裁多样”相结合的宣传路径。这些举措( )
4.
(2018·浙江湖州高中八校联盟高一第一学期期中·32)下列有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5.
(2015·山东济宁·15)建国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成就辉煌,下列成就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⑤“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① 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③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④ 地地战略导弹部队的组建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024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6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02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