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有学者认为:“农业文明行政体制驱赶下的工业化国家与工业文明国家的冲突是异常惨烈的,败退也是符合了文明竞争规律的。即便是在二战中左右逢源,善于钻阵营空子的前苏联,也在冷战中衰亡,崩溃于一条腿走路下自身竞争力的无以为续。”材料表明苏联衰亡的主要原因是
A
农业发展水平长期滞后
B
冷战中美国的竞争
C
体制与生产力水平脱节
D
政治经济制度落后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材料认为苏联农业文明行政体制驱赶下的工业化国家,材料认为苏联崩溃于一条腿走路下自身竞争力的无以为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苏联衰亡的主要原因体制与生产力水平脱节,苏联的农业发展水平长期滞后符合史实,不合题意,故A项错误;冷战中美国的竞争也不合题意,故B项错误;体制与生产力水平脱节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苏联的政治经济制度落后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相关题目
(2024·福建泉州三模·12)赫梯王国周期性举办节日庆典,国王、王后和王子等借节日活动之际“巡幸京畿”,把原本腹地外围区、附属国以及封侯国的节日和神灵也“请到”都城举办,呈现出“四方来贺”的繁荣景象。这一做法( )
(2018·河北衡水三月全国统一联考题·25)表1表1为唐前期官制表,对其解读准确的是
西欧封建社会封君封臣制度的建立需要履行一套特定的仪式。9世纪封臣的效忠誓词如下:我……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主人凡践履协约,因我委身投附而善待予我,赐我以应得,则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据此可知,封君封臣( )
(2024·天津河东区一模·3)表1中的史料反映了秦代( )表1
(2019·河南洛阳、许昌二模·27)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许多王朝在统治初期,都曾出现诛杀功臣的现象。其中,两汉初期和明初尤为严重。出现这种现象本质上是
(2023·广东高州一模·8)表1所示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某一战役三个阶段的作战任务。表1这一战役
1785年,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传统手工纺织业逐步成为历史。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物理学为代表的科学理论的进步带来一系列重大发明,电力开始用于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21世纪以来,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智能技术和信息技术加速创新与应用,新一代通信、电子商务等成为全球主导产业。这表明科技革命( )
(2024·山东滨州二模·10)《汉谟拉比法典》对作为报酬分配给士兵的“服役田”作了相关规定(如图5所示)这些规定旨在强调( )图5
(2024·福建福州二模·16)二战后,取得独立的非洲国家内部时有族际冲突的发生。在苏丹,有阿拉伯人与黑人的种族冲突;在南非,则是阿非利卡人和祖鲁人之间的冲突。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源是近代非洲( )
(2024·江西上饶二模·10)实现碳达峰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这主要说明我国( )
热门试题
1.
“吾国当西汉时,学术之中心,在于学校。魏晋以后,则学校有名无实,教育之权,遂全移于私家之手。”这一现象反映出
2.
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招收八旗少年人馆学习。初设英文馆,不久增设俄文馆、法文馆,1872年又增设德文馆,甲午战后更增设日文馆。这些语种的增加从侧面反映出
3.
(2023·四川成都高三摸底·17)表1 1917年列宁的部分重要文章、信件及会议讲话(节选)上表中列宁观念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4.
(2018·湖南郴州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题·30)著名经济学家特里芬讲过一个“媳妇煮粥”的故事:从前有个媳妇,贤淑能干。后来婆婆让她主持家务,负责给全家人煮粥。由于每年打的粮食很有限,然而这一家却年年添丁进口,为了让全家人都吃饱,媳妇只好不断往锅里加水,结果是粥越来越稀。最后,婆婆怀疑媳妇把米偷着背回了娘家,一气之下,将她赶出了家门。结合所学判断这个故事指的是( )
5.
《建军大业》是献礼建军90周年的历史影片,讲述了从1927年“四·一二”政变到1928年4月朱德、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历史过程。以下场景应该出现在该影片中的是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602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16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2970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2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4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