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1874年,日本入侵中国台湾,并援引万国公法质疑中国对台湾的主权。清朝据《台湾府志》中的政府公文书,坚持“台湾番地有主论”,强调“万国公法者,乃近来西洋各国编成之物,殊无载我清朝之事,故不引为论辩之用,当以正理熟商”。这说明( )
A
日本联合欧洲列强共同侵略中国
B
清廷据理力争维护自身正当权利
C
日本极力巩固对台湾的殖民统治
D
清王朝统治者固守天朝上国观念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本题考查晚清外交,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的素养。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面对日本对中国台湾的武力侵略和外交讹诈,清廷据理力争,反对日本入侵,维护自身正当权利,故选B项;材料未涉及欧洲列强的侵华举动,无法体现出日本与欧洲列强的勾结,故排除 A 项;1895 年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对中国台湾实行殖民统治,故排除C项;鸦片战争后,天朝上国观念不断受到削弱,且材料也无法体现出这一观念,故排除 D项。
相关题目
(2025·广东肇庆高三一模·3)590年,隋文帝颁布命令,要求府兵及其家属在州县落籍,平时从事生产,实行“寓兵于农”。这使过去兵民分治、府兵另立户籍的旧制发生了改变。这反映了隋朝政府( )
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已发现43处遗址点,多为积石冢性质(如下图),其最大特点是无论是一地单冢或多冢,每个地点都设有一座具有王者身份的中心大墓,其他墓葬置于中心大墓南侧。这反映出当时( )
罗马帝国时期,除自由民和奴隶的区别外,公民和臣民之间的差别逐渐消失,“这样,至少对自由民来说产生了私人的平等,在这种平等的基础上罗马法发展起来了”。材料中所述的罗马法是
(2025·山东潍坊高三联考·4)明代宋应星指出:“幸生圣明极盛之世,滇南车马,纵贯辽阳,岭徼宦商,衡游蓟北,为方万里中,何事何物不可见见闻闻!若为士而生东晋之初,南宋之季,其视燕秦晋豫方物,已成夷产,从互市而得裘帽,何殊肃 慎之矢也。”这一认识说明了当时( )
(2023·广东六校高三第一次联考·13)20世纪初,比利时将刚果变为殖民地后,在当地开展有组织的可可种植,刚果成为欧洲重要的巧克力原料产地。同一时期,欧洲人掌握了生产固体巧克力的技术,巧克力逐渐走进千家万户。材料说明
(2024·广东佛山一模·12)中世纪后期,商人、手工匠、市民的子弟全都需要识字,接受教育。因此,城市学校传授的主要是谋生和创业的知识和技能。由此可见城市教育
右图是西方近代殖民史上罪恶的“三角贸易”示意图。18世纪时,参与图中“中程”贸易,获利最大的国家是
(2024·山东泰安四模·14)1923—1924年,苏联的自然经济占比迅速下降到0.6%,小商品经济占比扩大到51%,几乎不复存在的私人资本主义占比恢复为8.9%,国家资本主义由无到占比0.1%,社会主义经济占比为38.5%。由此可知,此时苏联( )
(2024·福建宁德三模·5)表1是地方志记载的清朝前期江南部分区域农作物的种植情况。表1据此可知,江南这些区域( )
孟子在各国游说时曾对诸侯国君说:“市,廛(市场中堆放货物的场所)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关,讥(稽查)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途矣。”孟子的这一观点( )
热门试题
1.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 《人民日报》关于新中国初期文物保护工作的报道数量出现过几次峰值。第一次峰值出现在1950年7月,该月上旬共有4篇关于文物保护法规出台的公报。第二次峰值出现在1955年5月,台湾当局筹划“长期出借”文物至美国的举动引发政府、学者、群众的一致抗议,多篇文章与此相关。第三次峰值出现在1956年2月,当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考古工作会议,关于会议的报道、发言、决议和倡导成为《人民日报》文化版面的“重头戏”。第四次峰值出现在1957年9月,当时第一次文物普查初见成果,该月有大量文章介绍新的考古成果。-摘编自胡岳枫《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物保护》材料二 1950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第5次大会上,意大利代表团提出了保护武装冲突中文化财产的公约草案文本。经多次讨论后,“海牙公约”及其协定书和实施条例于1954年通过,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在武装冲突情况下全面保护文化遗产的专门性和国际性公约。1965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成立。该理事会是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专业咨询机构,起初有25个国家参加,截至2019年已扩大到107个国家。在它主持下制定了一系列文件,提出了采用多学科综合方法、尊重文化多样性与完整性等保护原则与方法。-摘编自陈洁《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历程演变(1931-2005年)》等(1)概括新中国文物保护工作的特点。(6分)(2)概述20世纪中后期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的机遇。(6分)
2.
(2018·广东韶关高三一模·47)(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中,邓小平指出,当前最迫切的是扩大厂矿企业和生产队的自主权,使每一个工厂和生产队能够千方百计地发挥主动创造精神。为国家创造财富多,个人的收入就应该多一些,集体福利就应该搞得好一些。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 材料二 1980年8月,邓小平在会见了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时说“将更多的承认个人利益,满足个人的需要……我们提出按劳分配,承认物质利益,是要为全体人民的物质利益而奋斗。每个人都应该有他一定的物质利益,但这绝不是提倡个人抛开国家、集体和别人,专门为自己的物质利益而奋斗。” (1)依据材料,概括邓小平的义利观。(6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邓小平义利观的影响。(9分)
3.
(2020·广东韶关一模·25)图4为汉代中原地区“虎吃女魃”墓葬画像砖石(魃:传说中制造旱灾的鬼怪),大量此类画像砖石的出土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图4
4.
(2024·辽宁抚顺一模·3)羁縻制度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统治者对少数民族地区统治的一种特殊的管理制度。羁縻,最早见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本意为对牛马的束缚。唐朝初期,羁縻州遍布北方、东北、西北及西南边疆等地。唐朝推行羁縻制度旨在( )
5.
(2023··10)亚里士多德说:“城邦虽在发生程序上后于个人和家庭,本性上却先于个人和家庭。就本性来说,全体必然先于部分……我们确认自然生成的城邦先于个人,就因为每一个隔离的个人都不足以自给其生活,必然共同集合于城邦这个整体。”这说明希腊民主的价值取向是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60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16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2971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2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4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