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乡愁的产生是以人对故乡的远离为前提。中国士人早期的乡愁表达更多是城市性的,即更多关注旧国旧都,以废墟化的城市作为情感原乡;隋唐后中国士人的乡愁逐渐以乡村为主导,通过对乡村的回望寄托情感世界。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科举制度的施行
C
中央集权的加强
D
市民文化的兴盛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隋唐时期,开创了科举制,打破了贵族垄断官场的情形,扩大了统治基础,为社会下层民众提供了新的上升通道,使许多出身于乡村的寒门子弟有机会进入统治阶层。隋唐后中国士人的乡愁逐渐以乡村为主导正是与科举制度的施行有关,而与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央集权的加强、市民文化的兴盛等无关。故B正确,ACD错误。
相关题目
二月革命后,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人认为俄国目前的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布尔什维克党机关刊物《真理报》复刊后第一期上的文章也说革命的“根本任务是实行民主共和制”。这反映出当时俄国( )
(2018·天津河北区二模·8)下图是1927~1928年中共党员成份构成变化示意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会议程序的安排使一切重大问题都须由四大胜利强国来决定。会议代表最为关心的是在大陆能够恢复均势,即恢复“欧洲的自由”,并建立持久的和平。在这方面他们是成功的。他们恢复了欧洲国家体系,即许多主权独立国家生存于其中而不必担心被征服或受统治的体系。在这次会议基础上构建的国际秩序被称为( )
“他们的时代是真正的批判时代,一切都必须经受批判。通常,宗教凭借其神圣性想要逃脱批判……但这样一来,它们就激起了对自身正当的怀疑,并无法要求别人不加伪饰地敬重,理性只会把这种敬重给予那经受得住它的自由而公开的检验的事物。”据此判断,“他们”是
1984年出土于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的“朱庐执刲”银印(如表所示),是西汉晚期政府颁给有功的朱庐县守官的赐印。该银印的出土可以实证汉朝( )
1800年,英国只有一个大城市伦敦,其人口达到100万。50年后,伦敦人口达236万,另有9个城市的人口超过了10万,18个城市的人口介于5万—10万之间,全国超过5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
(2025·湖南永州第一次模拟·3)九品中正制施行之初,中正评定人物品第之后,方“考之簿世,然后授任”,家世只是一个参考因素。但不久之后,中正品评人物的标准发生了严重偏差,“庶族寒人,无寸进之路”。这表明九品中正制(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随着秦汉帝国官僚制的发展和完善,负责具体事务的官职显得越来越重要。秦汉时期,表示官员大小等级的方式一直有两种:禄秩等级和爵位大小。秦代至汉初,以若干“石”为单位的禄秩等级仅仅是官员俸禄的体现,而爵位的大小则是官员其它各种待遇的综合载体。随着赐民爵与赐官爵的广泛实施,爵位的价值逐渐稀释。东汉末年,汉代爵制中真正有一定价值的爵位仅剩下诸侯王、列侯及关内侯这三级。魏晋时期,以五等爵制为主体的封爵制取代了秦汉爵制。与此同时,官员禄秩等级的地位逐渐超过了爵位等级,最后曹魏政权创立的“九品中正制”取代了秦汉的禄秩等级。以五等爵为主体的封爵制也被完全吸纳到官品之上。这样爵位也就成为了官品的附属物。爵从属于官的格局随之形成,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清末。——摘编自王玉喜《爵制与秦汉社会研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秦汉至魏晋时期爵制演变的历程及原因。(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爵从属于官的格局”形成的历史意义。(4分)
(2025·广东深圳宝安高三一模·12)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罗马人的管理体制、税制、元老等级、奴隶制、军队、地产制度等都被日耳曼人吸收和延续。这表明( )
宗教改革后的新教伦理把获利视为上帝对于选民的期望,不仅鼓励人们通过勤奋劳动获得财富,而且把劳动获利看作是远离罪恶和堕落的手段之一。新教伦理
热门试题
1.
(2019·贵州贵阳·25)“19世纪上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大机器生产逐渐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生产力极大提高,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社会财富日益增多,但给社会财富的制造者工人,带来的却是巨大的伤害和灾难。资本家延长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降低工人工资,把工人推向了贫困的深渊。”通过对这段史料的分析,我们可以提取到的历史基础知识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 )
2.
(2017·山东烟台·7)作为鸦片战争的胜利者,英国人很失望,因为中国人不愿与他们接触,通商口岸并没有带来所期望的贸易扩张。英方认为,唯一的解决办法是获得更多的租界。为此,英国( )
3.
(2018·江西八所重点中学4月联考·30)近段时间,央视新闻持续报道“三线建设”,再次引发大众对“三线建设”的关注。“三线建设”指的是自1964年开始,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开展的一场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400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成千万人次的民工,打起背包,跋山涉水,来到祖国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峡谷、大漠荒野,风餐露宿、肩扛人挑,用艰辛、血汗和生命,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据此判断“三线建设”的主要是因为
4.
(2024·湖南师大附中一模·9)下表是1953—1957年上海市劳动模范及纺织女工劳动模范概况。由此可知( )
5.
(2008.山东文综.14)如果撰写一篇关于20世纪70年代国际关系论文,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28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56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840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53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