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繁荣,但也出现大量消费品积压、失业率攀升的问题。1946年,美国商业部认为:“现有的大量现金存款和流动债券往往被看作是通货膨胀前的繁荣和经济崩溃的前兆。”为此,美国
A
加速对西欧的经济援助
B
恢复自由放任经济模式
C
缓和与苏联的紧张关系
D
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A
相关题目
(2018·湖北天门、仙桃、潜江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题·29)据统计,中国茶叶的出口量,1843年约为1300万斤,1855年约为5800万斤,十二年间增加了3倍多。湖南、福建、浙江等地种茶业得到发展,还专门设立茶厂加工制作适合外国人口味的茶叶。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战国中期,诸侯国君对各级官吏的报酬,一般不采取分封土地的办法,而给以一定数量的粮食或钱币;战国后期,诸侯国君已普遍用玺、符作为凭证,用以任免官吏、传达政令、调遣军队等。这说明战国中后期
(2019·清华大学11月高三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6)在唐代,中书省或由皇帝处领旨,或将宰相议决之事,交其属下中书舍人起草诏令。中书舍人在制作诏令过程中,可互相商量,并允许“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五花判事”
(2018·河北衡水三月全国统一联考题·26)宋代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普遍以兼业的方式从事手工业小商品生产、小商业经营、小雇佣劳动,从而出现小农、小工、小商的三位一体化趋势。这一趋势
魏国国君梁惠王曾问政于孟子:“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梁惠王之问表明战国时期( )
下图所示为1958年7月发行的年画。作为史料,它可以佐证
下表为根据《中国旧海关史料》整理的各区域重要口岸机器进口额统计情况。1921—1930年各主要通商口岸机器进口额比例关系(%)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中国( )
(2023·广东一模·8)图1所示为1937—1945年甘宁边区的粮食产量和粮食征收量。(注:1担=50千克)据图1可以推知陕甘宁边区
历史转型是个非常长期的曲折的复杂的历史过程,20世纪90年代历史学家唐德刚提出关于中国社会政治制度转型的理论——“历史三峡论”,他把先秦以来的中国政治社会制度变迁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三个大的阶段。其中的“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公元前6世纪末,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实行经济改革,推行度量衡双轨制。一方面,融合波斯本土度量衡和巴比伦、亚述度量衡,推出帝国官方标准化的度量衡体系;另一方面,在被征服地区允许本地人依旧使用本土度量衡。这些举措旨在( )
热门试题
1.
(2009.广东历史.16)1494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教皇仲裁下,划定了一条如图所示的分界线。这意味着
2.
(2024·广东广州毕业冲刺(一)·8)1934年,李公朴主编的《读书生活》在上海正式创刊,该刊主要探讨中小知识分子的读书生活。1935年起,《读书生活》开始对若干重要理论问题进行探索,做出了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救亡的性质“依然是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性(质)”等判断。由此可推知( )
3.
古罗马社会早期“家父权”凸显,子女受家父严格控制。到了罗马帝国后期,父亲对子女抚养义务及处置子女财产受限制等这种充满自然理性的法律理念萌芽出现在罗马法中。这种变化表明( )
4.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勇教授在《近代史的几个问题》说道:“贸易失衡是贸易交往中常见现象,消除失衡,重建平衡,原本就是政府的责任。可惜的是,大清帝国的乾隆帝、嘉庆帝不明此理,而英国人也缺少足够的耐心。”根据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5.
(2021·广东惠州高三第一次调研·10)下图是发行于我国某个时期的系列邮票,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6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5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