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5·河南信阳高三一模·16)20世纪60年代初,肯尼迪政府对中国持“极度悲观的态度”,他甚至考虑发动一场核打击。但是,1962年美国务院新设了一个“大陆中国事务”科,不久升格为完全独立的“亚洲共产主义事务”司。1963年,肯尼迪又宣布“我们并不拘泥于一项敌视红色中国的政策”。这( )
A
直接推动了中美关系的改善
B
标志美国“遏制”中国的失败
C
因为美苏争霸美国丧失优势
D
是美国对外争霸图谋的需要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考虑到当时的美苏争霸背景,美国需要调整其全球战略以更好地应对苏联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改变对中国政策是美国调整全球战略的一部分,旨在改善与中国的关系或至少避免与中国发生冲突,以便将更多精力和资源用于对抗苏联,故选D项;中美关系的改善要到1972年,A项时空不符,排除A项;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标志着美国“遏制”中国的失败,B项时空不符,排除B项;20世纪60年代,美苏争霸中美国并未丧失优势,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
相关题目
绘画《叔叔喝水》(作于1972年)中,一位系着红领巾、身穿民族服装的藏族少女正热情地将奶茶递给解放军叔叔。此后,该画在20世纪70年代曾作为年画遍布城乡。这表明
下图为时政漫画《坚固的基础》,它反映的是1943 年11月,罗斯福、丘吉尔和蒋介石的会晤,图中文字意为“远东的胜利”。对漫画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人民画报》是以“大国脸谱,人民记忆”为宗旨的国家级摄影画报刊物。下图为《人民画报》1983年十月刊的封面人物,身着红色上衣的北大女生带着耳机正在聚精会神的进行外语听音练习。这一图片可以用来研究①恢复高考后学生的学习生活 ②服装逐渐改变灰蓝色调为主 ③互联网技术应用于英语学习 ④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外语人才
有学者指出,在书写民族国家历史方面,与那些本国的历史学家相比,异邦历史学家显然要写得更好一些,因为异邦历史学家是超然地、独立地对此进行描述,而本国历史学家在其历史著作中多多少少都传递了种种同情与憎恶。作者意在强调( )
(2023·江苏南京、盐城一模·12)《世界史纲》写道:“亚历山大去世以前,尤其是在他去世以后,人们有时间对他进行考虑时,关于一个世界性的法律和组织的想法在人们心目中已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概念了。”作者意在说明,亚历山大远征
(2024·河北衡水学三模·6)学者认为:当时的中国备受社会经济弊病、军事衰弱、政治腐败、人口过剩、自然灾害和广东局势紧张的困扰,国家出现大动荡的条件成熟了。材料中所说的“大动荡”事件( )
下图是1912年《时报附刊之画报》刊出的制械机广告。这反映了
据《左传》记载:僖公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公既视朔,遂登观台以望而书,礼也。”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24·湖南省雅礼中学三模·14)在苏俄(联)党内,还有相当一批人患有“怀旧病”,他们认为在那个“英雄年代”里,所面临的环境是艰难的,但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是美好的。只要战争一结束,生产就会得到恢复和发展,根本不需要恢复商品货币关系,就可以到达真正的共产主义。这可以用来说明( )
盐引又称“盐钞”,是古代的取盐凭证。“引”是指有价证券,还可以作为“代币”流通。明代,盐商们需要送运粮食到边关,再从各个封疆大吏的手中换取他们手中的盐引。据此可知盐引
热门试题
1.
下面这两幅历史图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20世纪50年代的某一历史事件,图片信息反映了这一历史事件忽视了国民经济要按比例协调发展的规律,这一历史事件是( )
2.
(2017·四川自贡·17)“机器生产”、“工厂”、“工人阶级”、“铁路”……这些流行语集中出现在19世纪上半期的( )
3.
(2020·北京西城区高一第二学期期末·9)如图是一件发现于坦桑尼亚的一座陵墓中的瓷器,原产于15世纪左右的中国。这件文物可以用于说明东非国家( )
4.
宋朝时期铜钱因正常贸易或走私向外输出极多,以致国内铜钱流通不足,发生钱荒。史载南宋时有大臣认为“藩舶巨艘……贩于中国者皆浮靡无用之异物,而泄于外夷者乃国家贵之操柄。所得几何,所失者不可胜计矣”。这表明
5.
(2016·广东韶关高三摸底·13)有学者认为“历代封建王朝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 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与此背离的是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5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4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