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9·云南师大附中高三第二次月考·24)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相继变法图强,出现了韩国申不害变法、楚国吴起变法、秦国商鞅变法等一系列变法。这些变法
A
引发了诸侯国间的争霸战争
B
促进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C
推动了重农抑商政策的确立
D
引起了诸侯国经济政治地位变化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了诸侯争霸,并非战国变法的影响,故A项错误;“百家争鸣”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并非是由战国变法引起的;故B项错误,中国重农抑商政策开始实行于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与申不害变法和吴起变法无关,故C项错误;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宗法贵族的统治秩序,促进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壮大和封建经济的发展,引起了诸侯国经济政治地位的变化,故D项正确。
相关题目
有学者认为,就疆域的广度而言,宋代所完成的,与前代相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统一,而其对内统治所达到的纵深层面、控制力度,却是前朝所难比拟的。作者意在说明宋代( )
英国史学家约翰·惠勒在《慕尼黑:悲剧的序幕》一书中写道:“德国的征服国策,英国的绥靖国策,就像两股并行的溪水在奔流,它们将在一个交叉点结合起来,并成了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上述观点
(2024·天津河西区二模·10)下图是15—16世纪某古代帝国的领土扩张示意图。通过这一时期的扩张,该帝国( )
下图是我国1958年的一幅漫画,这反映了当时( )
与下列绘画作品的风格所属时代对应的是
(2019·山东青岛高三上学期期初·14)在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出现了一种文学流派“愤怒的青年”。这些人对于当时西方社会的种种现象感到不满,进而进行批判,对上层社会的虚伪和势利表示厌恶。在美国也流行“垮掉的一代”文学,辐射了美国当时一大批年轻人的心态。这些文学流派
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古城拥有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系统,遗址出土有祭祀神灵用的玉琮、玉璧和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等,权贵大墓与普通墓地的随葬品对比鲜明。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这一时期( )
(2024·河北唐山一模·2)学者对居延汉简28户家庭研究后发现,未见一家有两口壮丁或两兄弟都已婚而仍在同一户的情况。这与商鞅变法确立的“二男分异”政策基本一致。这可以用来说明汉代( )
(2024·广东佛山一模·15)1919年英法主导下的巴黎和会决定由反俄的东欧国家组成封锁线,将俄国封锁起来。此举的主要意图是
1819年,印度官方报纸上刊登了一封署名“英国人维伦邦”的来信,强调印度古代医神檀梵陀利的文献中记载了牛痘接种法。印度地方官员用梵文写了一首关于牛痘接种的短诗,且故意写在旧纸上,称其来自印度古代文献。上述行为
热门试题
1.
歌曲《我生在1978》唱到:“爷爷说那一年变化很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标准,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地分啦!北京城开了一冬天的会,早春的雷声震撼了华夏……”,它记录了时代的变迁,在全国产生了广泛而热烈的影响。歌中唱到的重大历史事件有( )①中共中央一举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 ②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 ④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起来
2.
(2023·山东泰安二模·13)一战结束后,黄金海岸的英国传教士无可奈何地说,从欧洲回国的非洲士兵对“欧洲人”远不像过去那样尊敬了;法国驻几内亚总督也承认,复员回来的老兵们把不服从殖民当局的命令作为高尚文明的标志。这反映了一战
3.
(2022·广东高考·7)清末《游学译编》上刊登的《劝同乡父老遣子弟航洋游学书》云:“向之极可慕恋之科举的虚荣者,今已为蕉梦矣。而出洋学成,量与出身,已见明谕,宦达之路、利禄之路、学问之路、名誉之路,胥于是乎在。”这反映了当时
4.
(2014·山东东营·7)“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军队的战败,中国腐朽之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它的尽头。随着人民的觉醒,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变革求新的强烈意愿喷薄而出。”这里的“变革求新”是指( )
5.
(2024·江苏盐城·16) 《十二铜表法》把向来由贵族祭司阶层把持的“习惯法”用文字公布出来,使司法执法以明确的法律文件为依据。它的颁布(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28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56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840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53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