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9·云南师大附中高三第二次月考·24)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相继变法图强,出现了韩国申不害变法、楚国吴起变法、秦国商鞅变法等一系列变法。这些变法
A
引发了诸侯国间的争霸战争
B
促进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C
推动了重农抑商政策的确立
D
引起了诸侯国经济政治地位变化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了诸侯争霸,并非战国变法的影响,故A项错误;“百家争鸣”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并非是由战国变法引起的;故B项错误,中国重农抑商政策开始实行于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与申不害变法和吴起变法无关,故C项错误;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宗法贵族的统治秩序,促进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壮大和封建经济的发展,引起了诸侯国经济政治地位的变化,故D项正确。
相关题目
当代史学家西斯?马丁在《思想的进步史》中说,与文艺复兴运动相比,启蒙运动在许多方面都有明显的超越。“超越”主要表现在
(2024·山东济宁二模·14)表3为1913~1926年俄国大工业总产值变化统计表。据此可知( )表3
(2024·山东临沂二模·9)1985年1月,中央出台《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取消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进一步放宽农村政策,放活农村金融,扩大城乡交流。该政策的出台旨在( )
中世纪以来,欧洲城镇里的各个行会垄断着商品的制造,它们制定统一的价格、工资、质量标准乃至产品数量。17、18世纪的企业主为此被迫采用“外放分工法”,将原料送往乡间家庭,利用农村劳动力生产后,再将产品运往市场销售。“外放分工法”表明欧洲( )
(2025·陕西榆林高三模拟·21)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标志着我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这是因为该宪法( )
教案是指近代中国民众采取暴力行动反对外国教会的传教活动。从1896年到1900年,全国共发生教案近150起,相当于前20年发生的教案总和,这一现象反映了( )
(2023·海南省高考模拟·3)表1是历史文献中关于秦汉时期周边少数民族与汉族关系的历史研究记述。这可用于说明秦汉时期表1
(2024·浙江天域名校大联考一·19)凯恩斯认为,在自由资本主义下,仅靠私人经济是不能达到经济最大化的,期间需要国家出面来弥补和干预,以使国民收入全部用来生活消费和生产投资,以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的最大化。以下措施与材料观点不符合的是
《商君书》是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商鞅思想言论的资料汇编。下列言论最有可能出自此书的是
780年,宰相杨炎建议推行两税法,其主要原则是“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即赋税不再区分主户、客户,只要在当地有资产、土地,就算当地人上籍征税,使古代赋税制度由“舍地税人”向“舍人税地”方向发展。这一税法( )
热门试题
1.
(2024·湖南长郡中学二模·10) 表3对此解读合理的是,中国( )
2.
(2022·高考全国甲卷文综·2)西晋至唐初,皇子皇弟封王开府,坐镇地方,手握重权。唐玄宗在京城专门修建一座大宅邸,集中安置诸王,由宦官管理,称为“十王宅”,又仿此建“百孙院”。此后,唐朝沿用该制度。由此可知,唐后期对皇子皇孙的安置
3.
(2024·湖南娄底模拟·14)1858年,俾斯麦给普鲁士亲王建议,不要强调在联邦中谋求与奥地利平等的地位,而要谋求一种不受联邦和奥地利约束的“独立的普鲁士政策”。他一再指出,“德意志命运的难解之结,不能用执行双雄并立政策这种温和方式来解开”。这一建议
4.
(2020·辽宁沈阳·2)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在中国抗击疫情最困难的时候,国际社会所给予的支持和帮助。下列事件为中外交往作出贡献的是( )①北魏孝文帝改革 ②鉴真东渡 ③文成公主入藏 ④郑和下西洋
5.
《失败的帝国:从斯大林到戈尔巴乔夫》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冷战的和平而迅速的终结,让戈尔巴乔夫在国际关系史上获得了一席之地,而□□□□则使他(戈尔巴乔夫)成为俄罗斯历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其中□□□□应为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5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4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