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下图反应的武装行动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鸦片战争
D
甲午战争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依据图片信息及所学可见,此图中的将士借助了中国传统的宗教及迷信的形式开展反侵略斗争,相关的武装行动为义和团运动,故选B。太平天国运动以外来宗教拜上帝教为斗争组织形式,故A错误;义和团运动为农民反帝爱国运动,与清政府领导的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不同,故C、D错误。
相关题目
29.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毛泽东通过农村调查提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这一观点
(2019·湖南张家界一中高三第五次月考·12)20世纪三十年代,沈从文在《长河》中写到“会长原是个老《申报》读者,二十年来天下大事,都是从老《申报》上知道的。新生活运动的演说,早从报纸看到了。……这些弄船人一上岸,在崭新规矩中受军警宪和小学生的指挥调排,手忙脚乱会到何等程度,说不定还以为这是‘革命’!”这反映
(2024·山东菏泽二模·3)宋代女性头饰不少是由动物的骨骼、麟角、羽毛等制作而成,诸如翠羽、白角、鹿胎、玳瑁等,而官方不断颁布针对翠羽等以动物为原材料饰品的禁令。其主要目的是( )
(2024·东北三省四市二模·9)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后,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抗美援朝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亿万人民用努力生产、增产节约、捐献飞机大炮、制订爱国公约、拥军优属等实际行动,支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运动( )
(2023··2)汉代,文帝景帝时期大力推行“马复令”,规定:家中养马一匹可以免除家庭三人的赋税或者徭役,并在中央和地方设立管理马政的机构。于是民间养马的数量大大增加。据此可推知,马复令的推行
明神宗(1563 1620年)无嫡子,偏爱庶三子,欲立为太子,遭到官僚士大夫群体强力反对,并引发近30年的“国本之争”。其间士大夫通过持续斗争,庶长子被册封为太子,同时也导致了神宗怠政、党争加剧。此次“国本之争”( )
敦煌莫高窟壁画中有许多讲述佛经故事宣扬教义的经变画。北魏早期经变画中有大量为了施舍而割头、挖眼的内容,隋唐时期则代之以孝道、忠君的故事。这种变化反映了隋唐时期的佛教
(2024·江西新余一模·6)下表为陈独秀不同时期对义和团的评价。据此可知
(2024·福建厦门高三二模·15)二战前,日本的陆军省、海军省、参谋本部和军令部直属天皇,不受内阁和议会辖制;其长官与首相、议长平级,且其中的陆相和海相只有现役武官方可担任。这(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20世纪30年代后期,中国政界学界逐步关注西南边疆民族问题,一再强调:“中国境内各民族本已融合而成为整个的国族。”1939年,中央研究院接到公函:“我国边疆民族之名称常因‘猺族’、‘獞族’、‘猡猡’等犬旁名词,引起国人之歧视,请予纠正……应如何修改方为妥善,拟请贵院详加研究。”经研究,修改西南少数民族名称的原则如下:(一)(1)凡属虫兽鸟偏旁之命名,一律去虫鸟偏旁,改为人旁。(2)凡不适用于(1)项原则者,则改用同音假借字,如蜒、蛮等是。(二)少数民族成为其根据生活习惯而加之不良形容词,应概予废止,如“猪屎仡佬族”,“狗头猺”之“猪屎”、“狗头”等形容词。故《云南省边民分布册》所载云南少数民族的名称,不再有虫兽鸟及反犬等字样,全部改为“亻”字旁,不再用歧视性的民族名称。 ——摘编自王连浩、陈勇《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及知识界对大泰族主义之回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修改西南少数民族名称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修改西南少数民族名称的意义。(7分)
热门试题
1.
(2025·贵州黔东南高三开学考·13)近代以来,随着生产专业化水平持续提升,对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由此,人口向城市流动成为长期走向。城市不仅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而且聚集了众多文化层次较高的居民。这可用于说明( )
2.
(2025·广东调研一·10)图1是画家单应桂在1960年画的国画《当代英雄》。画面描绘了两位妇女开山劈岭的情景。该作品体现了( )
3.
(2024·吉林长春四模·11)有学者认为,1077年在法国的康布雷建立的公社,是历史上最早的也是最知名的一个城市公社,穷人、工匠、织工投入斗争,“公社在全城欣喜若狂的气氛中宣誓成立”。此后,在法国北部的大多数城市,如在圣康坦、拉昂、琅城等地陆续建立了公社组织。这些公社组织的出现( )
4.
(2019·全国Ⅰ卷4月模拟·34)有学者指出:“普鲁土完成了德意志帝国重新统一的历史任务,又收服了德国的资产阶级,从而改变了他们对美国式宪政的偏好和追求,甘心接受普鲁士式的宪政安排。”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5.
一战结束后,对于裁减和限制德国军备问题,法国要求彻底摧毁德国军备,英国则仅要求摧毁德国海军,美国却几乎不想削减德国的军事实力。英、法、美三国的这一分歧(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024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6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02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