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鸦片战争前,宁波一带乡民“虽殷富之家,皆衣布素,非作客喜事,罕被文绣者”。到了晚清民国时期,则“私居燕服亦绮罗,穷乡僻壤通行舶品……往往时式服装,甫流行于沪上不数日,乡里之人即仿效之,有莫之能御矣”。这一变化( )
A
受到西学东渐的影响
B
反映了国民思想的觉醒
C
缘于自然经济的瓦解
D
表明社会习俗得到重塑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晚清民国时期,“乡里之人即仿效”沪上流行的时式服装且“莫之能御”,体现了沿海城市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生活方式向乡村扩散,这一变化明显受到西学东渐的影响,故选A项;国民思想觉醒多指政治意识或文化观念变革,材料未体现思想层面的根本转变,排除B项;自然经济瓦解是长期过程,且材料侧重服饰受外来商品和时尚冲击,与经济结构变化无直接关联,排除C项;社会习俗重塑需整体性变革,而材料仅反映服饰局部变化,未涉及婚丧、礼仪等其他习俗,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4·山东烟台一模·7)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个人主义”思潮盛极一时,欢迎“莫拉尔小姐”即“道德伦理革命”的大有人在,其热门程度足以和“民主”“科学”构成三足鼎立的态势,随后却迅速被边缘化。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孙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唐德刚评价孙中山的这段就职誓词为“中华五千年政治史上,一座极重要的里程碑和分水岭”。下列表述不符合当时历史情景的是
清朝末年上海竹枝词曾描述说:“高车驷马过通衢,谁识当年旧博徒,冠履于今真倒置,缙绅家世半屠沽。”对于这种现象,道学之士大为恐慌,他们惊叹当时的社会“凡事任意僭越,各处皆然,沪上尤甚”,并讽刺那些人“不知冠裳为何物,妄人妄服,求欲列于缙绅之间。”材料主要反映出清末上海(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我们在思考中国历史中之社会变迁时,实应以各时期士的动态作为探求的中心。在某一时期中,士在何等地位中产生和占有何等地位,士以何种方式参与政权、操控政权,这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若依此观念来作为中国社会分期的基准,来说明中国历史中社会的任何演变,将感觉比较容易。——据钱穆《国史新论》整理(1)将下列基准特征:①门第社会、②封建社会、③游士社会、④科举社会填到表格中的相应位置(只填数字代码)。(4分)选择其中任意2个时期对所填写的“基准特征”作出解释说明。(6分)注:太学毕业成绩优秀者分派到中央部门作为“郎”,成绩较次者派遣到地方政府作为“吏”。材料二中唐以后至北宋前期,新型士人群体逐渐形成……北宋中期士人群体觉醒,一方面,儒学复兴旗帜的高扬,为学术思想的整合提供了契机;另一方面……士大夫与君主“共治”“共政”的理念与政治格局,成为宋代文化的中心内容……以范仲淹、王安石等为代表的士大夫,尽管政治主张颇不相同,却都以“兴起斯文为己任”,都具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与胆魄。——摘编自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简述唐宋时期“新型士人群体形成”的影响。(4分)材料三新的士类在近代中国的大批出现,体现了知识分子阶层的新陈代谢。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种新陈代谢不仅表现在新的士类在数量上的激增,更表现于时代发展对旧的士类的淘汰……科举制度的废除,断绝了诗书墨卷中人的出路,使之失去了安身立命之所……新式知识分子则成了时代的骄子,他们尖锐地抨击王朝秩序,又向社会传播各种新的观念意识……他们成为20世纪士类的主流。——摘编自陈旭麓等《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新的士类”在近代中国社会出现的原因。(6分)
(2019·安徽蚌埠三模·27)明朝中后期,刊刻通俗书籍的民间坊肆,发行了一种以戏曲小说形式演绎和表现佛教内容的新的文学样式作品,且配有大量版画。这种新文学样式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2024·安徽黄山二模·15)列宁在1918年指出:“我们俄国无产阶级比西欧最落后的国家都还要落后。正因为这种特殊情形,遂使现时工人们应当向那些决心为苏维埃政权服务,相当认真帮助组织大规模国家生产之最有文化、最有天才和最有组织能力的资本家提出必要的特殊的‘赎买’”。这一论述( )
(2018·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一模·26)汉武帝驾崩之后,朝中拟上其庙号为世宗(意即“划时代的典型”),经学家夏侯胜却提出了强烈的反对,他认为皇帝征战连年而使生灵涂炭,不应用“世宗”为庙号。这表明当时部分儒家学者
一战期间,14万华工“以工代兵”,远渡重洋前往欧洲前线,使得英法诸国免除了人力资源匮乏的后顾之忧,极大地巩固了协约国的防线。因为华工们的辛勤工作和牺牲,中国外交官可以在巴黎和会上向全世界提出捍卫中国主权的要求。一战华工出国
《汉书?艺文志》载有“《公羊董仲舒治狱》十六篇”,《后汉书?应劭传》亦载:“董仲舒老病致仕,朝廷每有政议,数遣廷尉张汤亲至陋巷,问其得失,于是作《春秋决狱》二百三十二事。”由此可知董仲舒( )
热门试题
1.
(2014·山西省·3)山西人擅长经商。有人说,凡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的足迹,晋商的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远到外蒙、俄国和日本:对此叙述理解正确的是( )
2.
(2019·山东青岛高三上学期期初·2)亚历山大东征后,在希腊化世界及其周边地区实际上形成了以西亚为中心,以地中海和中亚、印度为两端的新交通体系,在张骞到达中亚之前的公元前2世纪中后期,后来的丝绸之路西段(自帕米尔以西)实际上已经开通。这表明
3.
(2017·江苏泰州·47)英国《权利法案》、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和《拿破仑法典》代表着人类民主文明历程的重要成果。下面对四部文献特点的归纳,正确的是( )
4.
(2014.四川文综.14)图2形象地刻画了1936年美国电影《摩登时代》的主题。该电影
5.
(2019·湖南衡阳·15)图片是凝固的历史,观察下图,①处填 (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702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82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64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4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