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您现在位置:在线自测> 模考卷> 浏览试题
[主观题](2024·福建龙岩三模·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材料一北宋朝廷认为官廪“九年之蓄”,不仅能“遇凶荒赈发济民”,而且可使“西(夏)夷北(辽)边,望而不敢近”。虽然占城稻的引进和推广大大促进了粮食增产,但由于官僚、地主、富商大肆兼并和隐匿田产,官廪粮储常仅占总储量25%左右。除截拨漕粮、仓储赈粜、丰粮区“和籴”等救济手段,北宋朝廷秉承“取民有制,故民力常宽”原则,也以较高粮价承诺和减免流通税,劝诱商人依托运河网络,长距离贩粮至缺粮区。此外,相较北方从东南转运官粮为主的流通方式,长江以南的民间商品粮流通现象更为普遍。——摘编自姜锡东、季发玲《北宋粮食储备与流通对当前我国粮食安全的启示》等材料二邓小平曾指出:“只要人民吃饱肚子,一切就好办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始终提倡科学种田,实行良种培育、土壤培肥、农业机械化等措施,落实粮食最低收购价、取消农业税、种粮补贴等支农惠农政策;逐步形成了中央和地方、实物和产能、政府和企业相结合的粮食储备机制;坚持“立足国内、全球供应”,允许外国粮食适度进口的同时,也鼓励中国粮食企业深化国际合作。经过七十多年的努力,中国粮食年均增产158.3亿斤,用全球9%的耕地资源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摘编自韩杨《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内容,概括北宋粮食安全保障机制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成因。(10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内容,指出新中国粮食安全保障机制的不同之处,并说明其意义。(10分)(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粮食安全保障机制发展的认识。(4分)
收藏 查看答案
相关题目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