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9·江西高三第二次联考·17)
由上图可以得知这一时期
A
美国对华贸易发展最为迅速
B
英国对华贸易额开始急剧减少
C
英国对华贸易垄断地位下降
D
香港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洋务运动;图表数据型选择题(精选) 【解析】根据两幅图中不列颠与中国的贸易比重相对下降可知,英国对华贸易的垄断地位下降,故选C项;美国对华贸易发展有所发展,但不是最为迅速的,排除A项;英国对华贸易比重下降并不代表英国对华贸易额也开始急剧减少,排除B项;1842年后,香港已经成为英国的殖民地,排除D项。
相关题目
真正能够体现契约自由精神的当属罗马法的诺成契约。诺成契约制度把当事人的合意视为一项契约的核心,其成立不需要履行任何的手续或形式,也无须交付标的物,仅仅以当事人之间的意思合致为要件,“诺成”或缔约双方的相互同意是“协议”中最终的决定性的因素。罗马诺成契约制度的诞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隋朝开凿的大运河,通过长江、赣江与唐代兴建的大庾岭古道连接,形成了中原通往岭南的国道,江西由此成为南北贯通的中轴。大运河—长江—赣江—大庾岭通道裏挟着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的要素,从唐帝国中期开始,呈现出气象万千的态势。洪州(南昌)、江州(九江)、吉州(吉安)、饶州(上饶)乃至南端的虔州(赣州)等城市皆因临水交通便捷而崛起成为一方的经贸中心。进入宋代,江西人文鼎盛,经贸发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在宋代文坛各领风骚,而后的黄庭坚、杨万里、辛弃疾、文天祥也如星光闪耀。明清时期,江右商帮形成,“无江西人不成码头”在运河一线成为风景。在运河的治理过程中,江西的朝中贤达如欧阳修、王安石、侯叔献、万恭等表现出了应有的担当。近代以来,由于大运河的通航不再顺畅,大庾岭古道也逐渐趋于清冷,这条自唐宋到明清时期繁忙的国脉开始萧条,江西似乎回到相对封闭的格局中。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明确提出要实业救国,提出要沟通大江大河,把赣粤运河纳入国家战略规划,但国弱民贫限制了理想的实现。新中国成立后,江西对开凿赣粤运河一直抱有热切的期望,但交通部门水运网方案的落实因为种种原因而耽搁。在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遗产,特别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战略实施之后,江西“连南接北、承东启西、通江达海”的区位格局加快形成。“十四五”期间,江西正在绘制一幅国内大循环的水运蓝图一浙赣粤运河。在蓝图中,既有与历史对接的赣粤运河,还有与时代相通的浙赣运河,这将使江西实现新的腾飞!——摘编自谢光前等《流动的运河与江西》(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运河在江西历史发展中的地位。(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江西“落后”的原因,并概括现代江西运河战略的特征。(8分)
在“五四”以前中国农业合作运动已具萌芽,至20世纪20年代,其鼓吹与试验者日见增多。1927年国民党中常会作出决议,在全国推广农业合作运动。这反映了
《剑桥中国明代史》指出:胡惟庸的权力不断膨胀,这促使御史韩宜可在御前当面攻击胡惟庸及其盟友。告发胡惟庸等人不忠于皇上,僭越皇权。材料反映的是
1980年12月,陈云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我们是十亿人口、八亿农民的国家,我们是在这样一个国家进行建设。”“香港、新加坡、南朝鲜等地区没有八亿农民这个大问题。”“欧美日本各国也没有八亿农民这个大问题。”上述讲话强调( )
构建了国际贸易基本框架 推动了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冲击了旧的国际经济秩序 消除了新兴国家间的分歧
(2024·云南昆明二模·4)明初,吴江盛泽镇是只有五六十户居民的“青草滩”。弘治时期《吴江志》所载市镇尚无其名,到成化年间“居民附集,商贾渐通”,嘉靖年间“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这反映出( )
(2019·山西太原二模·29)1908年,湘潭绅商们对于粤汉铁路正线不经过湘潭深感忧虑:“潭埠势必永远成废”,“数百年祖宗营业,一旦归于无何有之乡,万众能不寒心!”最终结果,湘潭隔江与铁路相望,距其15公里的株洲则因铁路通车走向兴盛。由此可见
美国从1805年开始对华输入鸦片,据不完全统计,1805~1837年的30多年间,共向中国输入鸦片14169箱。为此美国人丹涅特就曾说过,“鸦片贸易,就像奴隶和酿酒厂一样,成为许多美国大资产的基础”。这说明美国对华输入鸦片
(2019·河南新乡高三调研考试·15)毛泽东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指出:1949年9月召开的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必须“尽可能广泛地包括全国各阶级、各党派、各人民团体,乃至各种职业、各种信仰的广大人民的代表”。这反映出新政权
热门试题
1.
构建知识结构图,能很好地从整体驾驭和把握所学知识。下面是一幅未完成的知识结构图,其中“?”处是( )
2.
中法战争期间,作为新闻性画报的《点石斋画报》,翔实生动地描绘战事,接连不断刊发报道,如《轻人重地》《法犯马江》《基隆再捷》,并且对台军大捷、法人残暴、甬江之战等战况,都及时绘有相关图景。这些报道( )
3.
《春秋》载,公元前651年,因周王力不能及,齐桓公乃召集诸侯盟誓:不得修筑有碍邻国的水利,不在天灾时阻碍谷米流通;《孟子》提到治水的有11次,其中有一段直接指责当时人以洪水冲刷邻国的不道行为。这些史实反映了
4.
(2023··11)在德里苏丹国统治印度时期,田赋的征税对象为拥有土地的农民。农民进城出售农产品,换取货币,以现金缴纳赋税。苏丹沙姆斯丁·伊勒图特米什发行标准货币银坦卡,结果整个次大陆卷入货币交换关系之中。这说明德里苏丹国的赋税体制
5.
明代后期,苏杭等地不仅“州地宜稻者,亦十之六七,皆弃稻袭花”,而且“米贱丝贵时栽桑养蚕的收入为种粮收入的4至5倍,最高可达10倍,以平常年景而论,养蚕也比种粮的经济效益高出2至3倍”。据此可知,当时苏杭等地(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024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6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02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