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福建名校联盟高三2月联考·2)公元前141年,汉景帝下诏:“高年老长,人所尊敬也;鳏寡不属逮者,人所哀怜也。其著令:年八十以上,八岁以下,及孕者未乳,师、朱儒当鞠系者,颂系(指有罪入狱而宽容不加桎梏)之。”这可以用来说明汉代
A
儒家思想对法律的渗透
B
社会保障的体系化建设
C
治国理念发生重大变化
D
孝廉成为选官重要依据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据材料并结合选必一第8课所学汉代法律可知,汉景帝诏令规定高年老长、幼儿、师、侏儒等人犯罪者可以“颂系”——适当宽容,体现了其诏令含有儒家伦理思想,故选A项;“社会保障”概念混淆,与汉景帝诏令“有罪入狱而宽容不加桎梏”相悖,排除B项;“治国理念发生重大变化”在汉武帝时期,排除C项;“孝廉成为选官重要依据”也在汉武帝时期,排除D项。
相关题目
有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将市场经济中的经济自由主义同社会平等、社会保障的社会国家观结合起来,其中心要求是建立一种原则上是自由、但又承担着社会义务的经济秩序,并以一个强大的国家来保障这种经济秩序,既实现经济增长,又达到社会进步。这一模式是
(2024·辽宁沈阳三模·4)辽、西夏、金等政权除自身铸币外,多仰赖南方宋钱。苏辙称:“(辽)北界别无钱,公私交易,并使本朝铜钱。”宋人张方平也曾说:“钱本中国宝货,今乃与四夷共享。”这反映了( )
(2024·山西高三1月调研·12)据统计,美国大公司收入税占联邦政府税务率的比例1970年为17%,1980年为12.5%,1984年进一步削减到7.8%;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税的比例1970年为23%,1980年为30.5%,1984年则增加到36.8%。这
1945年8月上旬,《解放日报》转发美英及国民党报纸渲染原子弹威力的报道。对此,毛泽东说:“我们有些同志也相信原子弹了不起,这是很错误的。”这一观点旨在
(2019·湖北黄冈9月质量检测·7)明清时期,景德镇的瓷器“自燕而北,南交耻,东际海,西被蜀,无所不至……而商贾往往以是牟大利”;佛山镇的铁锅全国各地“无处不需”、“四方贾客各辇运而鬻之”。据此可知,明清时期
(2018·安徽蚌埠一模·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闾里制”起源于先秦。简单说来,就是把城里的居民,按一定户数用高墙圈成方块状的“闾”;墙上设门,供居民出入;门侧设“弹室”一类的机构,配置“里正”一类的管理人员,负责管理内中居民。 “闾里制”至隋唐进化为“里坊制”。唐代长安城大坊内部,四门加一条十字街,小坊内部,两门加一条横街。日出开坊门,日落敲街鼓60下后关坊门。 北宋定都汴梁后,里坊制遂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街坊制”。 至满清入关,北京城居民的住宅,又再次被栅栏分割、封闭。栅栏门晨启昏闭。清朝中叶以后,栅栏渐渐消失。 ——据孙大章:《中国古代建筑史话》等 材料二 解放后,城市中“单位大院”兴起。机关、工厂、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等单位,都可以分得一块城市土地和一笔建设资金。各单位将土地用高墙一围,在内部自行规划办公、居住资源,工作、生活高度一体化,就成了一个个单位大院。 1952年,建筑学家梁思成,曾批评“每个单位都用围墙把自己围起来,自成一个小天地”,是一种“半封建半殖民地色彩”。1964年,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向中央提交《关于北京城市建设工作的报告》指出:“由于建设计划是按‘条条’下达,各单位分别进行建设,北京市很难有计划地、成街成片地进行建设,至今没有建设一条完整的好的街道。……不少单位圈了很大的院子,近期又不建设,造成很大的浪费。” ——据谌旭彬:《中国城市居民小区“千年建墙/拆墙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我国古代城市居民区演变的特点及原因。(10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解放后“单位大院”兴起的原因及负面影响。(10分)
“我将更多地遵从神而不是你们,只要我一息尚存,就不会停止去探寻真理,去劝诫和教育跟我偶然聚在一起的你们中的任何一个人,以我所惯用的方式规劝他:嘿,我的兄弟,你那么不关心智慧、真理以及你自己灵魂改善的可能,难道对此你就没有一点忧虑吗”这里的“我”( )
(2017.4·浙江高考选考·33)(10分)【加试题】实现“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尽管中国没有经历产业革命,但不能抹煞封建政权内部所发动的近代企业的运动中为争取中国现代化而献身的人的动人事迹。中国人自制轮船的试探,在福州船政局开办不及十载的1875年便已开始发动。从20世纪开始,中国大地上的追赶先进和推动现代大机器工业发展进行的奋勇拼搏展现出新的场面。詹天佑和他所设计的“与他国无关”的京张铁路就是这种精神的代表。詹氏早就自豪地说:“中国己渐觉醒。”认为“莽莽神州,岂长贫弱?曰富、曰强,首赖工学。” ——摘引自《詹天佑文选》、汪敬虞《论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等 材料二 回顾詹天估为代表的近代仁人志士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追梦之旅,有以下两种认识可供讨论:①詹氏成就得益于封建政权内部所发动的近代企业的运动及其所奠定的产业基础,由此出发有必要重新认识这一运动在西学东渐及对近代民族工业的作用。②詹天佑为中国铁路事业的开拓而付出的心血和取得的成就,现在是世所公认。 ——据汪敬虞《论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所提示的角度并联系所学,指出近代民族工业最初产生的时空范围,分析说明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路径。(5分) (2)阅读材料二并联系材料一,您更侧重分析哪一种认识?侧重分析①,请结合所学进行阐述。侧重分析②,根据所学梳理詹氏贡献,并用一句话提炼概括詹天佑报国思想。(5分。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战国后期,为统一货币重量,三晋使用刻着“市平”的圜钱,充当检验货币重量的“法钱”或砝码;而同一时期的秦国,在货币流通上则呈现“百姓市用钱,美恶杂之”的现象。这一不同反映了秦国( )
“根据外国来访者对边区的观察.他们对这里实行的选举程式、民众之参与政治进程,以及公民权的扩大等事物的印象极为深刻,他们认定红色中国称得上是一种民主制度。”该制度( )
热门试题
1.
(2023·重庆高三12月联考·4)清代前期,官府对内属蒙古和外藩蒙古采取限制和利用相结合的不同的管理体制。内属蒙古的札萨克盟拥有兵权,而外藩蒙古的札萨克盟则没有兵权。这可以说明,清朝前期对蒙政策
2.
诗人海涅对于路德通过翻译《圣经》将加工的德语普及到全国表示惊异,“在不到几年内便普及到全德意志,并被提升为共同的书面语言。至今仍通行于德国,并赋予这个政治上、宗教上四分五裂的国家以一种语言上的统一。”海涅旨在评价( )
3.
19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德国的内政厅、司法厅、财政厅、邮政厅等部门相继成立,这些部门的首脑称为"国务秘书",实际只是宰相的助手。只要取得皇帝的赏识,宰相便是帝国全部权力的化身。这反映出当时德国
4.
(2018·江苏高邮七下期末卷·18)明朝是继汉唐之后黄金时期。明代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而明朝灭亡的标志是( )
5.
(2024·浙江天域名校大联考一·5)他以虔诚的信仰,渊博的知识,出众的才能,奠定了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基督教史和中国科技史上一位不可忽视的人物。顺治皇帝说:“……尔为朕修《大清时宪历》,迄于有成。又能洁身持行,尽心乃事……俾知天生贤人,佐佑定历,补数千年之阙略,非偶然也。”据此推断,他是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599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153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2965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20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4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