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12)19世纪90年代有汉族官员强调,清初入关前,明朝将领孔有德降清,为太宗皇帝带去数百门各式西洋火炮以及多名铸炮师和操炮手。明朝失去了火器优势后,清军在朝鲜、旅顺等地取得了一系列针对明军的军事胜利。这一言论反映了
A
汉族官僚对满清统治的不满
B
清廷甲午战败对朝堂的震动
C
洋务官员师夷长技的合理性
D
统治集团加强忠君体国教育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本题考查洋务运动中体西用思想。材料中官员强调清太宗学习明朝火器技术后取得对明朝的征服胜利,以此宣扬学习西方器物也有利于应对危局,故答案选C。材料主旨是借历史宣扬师夷长技,AD不符合主旨;材料中虽有朝鲜、旅顺等地,但不能断定是隐射甲午战争,排除B。
相关题目
朱熹在《经筵留身面陈四事札子》文中写到:“上自人主,以下至于百执事,各有职业,不可相侵,盖君虽以制命为天职,然必谋之大臣,参之给舍,使之熟议,以求公议之所在。”为了保证这一点,朱熹提倡
(2023·山西大同新高三调研·20)据历史学家研究,16~18世纪,荷兰与英国人均GDP年增长率均高于同时代的其他国家。这一时期荷、英经济的高增长主要得益于
他使每一个居住区内的居民都相互成为其他居住区的(名义) 乡民,为的是使新公民们……可以借其居住区的名称来称谓;雅典人私下里以区名相称即源于此。”“他”的主要贡献是
(2019·浙江温州高考选考适应性测试·1)有学者认为,中国之有民族的、文化的、疆域的一统,至汉武帝始全功。秦本以西戎之化,略收点三晋文俗而统一中国。汉但接秦,后来鲁国齐国又渐于文化上发生影响。从中可以得出
“根据外国来访者对边区的观察.他们对这里实行的选举程式、民众之参与政治进程,以及公民权的扩大等事物的印象极为深刻,他们认定红色中国称得上是一种民主制度。”该制度( )
近代以来,“风气所趋,恒视通商口岸为目的,而通商口岸得风气之先者,又以上海为主脑。”下列项中,能够说明上海“得风气之先者”的有( )①白马行医院——中国第一家西式医院②中国通商银行——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③平准股票公司——中国最早专营股票的证券机构④自然历史博物院——中国首个近代意义上的博物馆
表4 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英国政府文官数量据表4可知,英国政府文官数量的变化( )
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古城拥有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系统,遗址出土有祭祀神灵用的玉琮、玉璧和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等,权贵大墓与普通墓地的随葬品对比鲜明。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这一时期( )
在汉代,每个官吏一入仕途就有记录功劳、考课、籍贯等各项情况的“伐阅簿”。官吏任职期间,只要不犯赃罪,即使与孝廉、茂才等察举升迁方式无缘,依然可依功劳等次累升至郡国长官一级。若自动去职或免职后,仍可按累积的功劳,再次被征用。据此可知,汉代( )
(2018·江西南昌一模·41)(2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894年7月卷3发表了《朝鲜纪乱》,初次报道了中日军队在朝鲜对峙的严重事态。其指出:“中国出师为藩邦戡乱,实属名正言顺”,而日本以《天津条约》为借口,拒绝各国调停,“财是日本自知其曲而思图逞志于戒行,中国于此岂尚甘于退让哉”!与此相应,《万国公报》不但相信中国必胜,而且积极为之出谋划策,主张狠狠教训日本。直到1894年10月,《万国公报》卷69还发表了《英将谭兵》,即对曾在北洋水师任职的英水师副提督琅威理的访谈录。这位英国将军断言,中国海军的实力不容低估,不仅足以战胜日本,即与西方大国战亦觉绰绰有余。 自1894年11月卷70起,林乐知写道:“中国昔日自夸之处,至此而扫地殆尽……总而言乏,中国至夸日,实已一败涂地,不可收拾。”1895年1月,林乐知在《以宽恕释仇怨说》一文中说:“量论中日两国之是非曲直,则中国任朝鲜之败坏而不加整顿,固亦有不是处,亦有曲处,然日本之甘为戎首,而以强词夺理,则其但有曲处,而无是处可知……所惜天下事,往往不论理而论势。今中国亦既败矣,遂有偏于日本者。”5月《万国公报》刊载《追译中东失和之先往来公牍》,其中包括由西文译出的战前中日双方交涉公牍9件。林乐知在按语中说,从这些文件看,双方互相咨照,词意和平,惟中国始终坚持朝鲜是其属国,“轻蔑日本之意,实于言外见得。从此衅隙渐开”。 ——据郑师渠《<万国公报>与中日甲午战争》 材料二 1868年,美籍传教士林乐知、丁韪良在上海创办《中国教会新报》周刊,以刊登教艾、教务等内容为主。六年后易名为《万国公报》,共延续33年,出了七百多期。这份传教士办的中文报纸对于中国有识之士的思想熏陶作用无可比拟。光绪皇帝每期必读;洋务派大臣都是这份报纸的忠实读者;孙中山不但是其忠实读者,它还刊登了孙中山致李鸿章书两封;康有为、粱启超以其为精神支柱和理论依据;那个时代几乎每一个中国文化人,都如饥似渴地寻求每一期《万国公报》。林语堂称:透过《万国公报》,林乐知成为他生命中影响最大、决定命运的人物;甚至日本天皇都长期订阅这份刊物。 ——黄显功《万国公报》出版前言 (1)据材料一,简要概括《万国公报》对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后立场与态度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13分)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万国公报》对甲午战争立场与态度的变化及对中国近代社会的作用。(12分)
热门试题
1.
中世纪的欧洲,各城市之间的关税或通行税名目多、数量大,城市内部出现的商业欺诈、赋税不均、党派争斗、社会冲突等“城市病”也愈演愈烈。这一状况( )
2.
(2018·河北衡水三月全国统一联考题·32)罗马《民法大全》记载:裁判官说,“如果船员、客店店员、骡马店伙计未将旅客交给他们看管的物品完整无损地返还给旅客,那么,我将赋予这些旅客以诉权对抗船员、客店店员和骡马店伙计。”这反映了罗马法
3.
(2025·河南高三联考·9)1862年3月1日,上海公平洋行曾在《北华捷报》上刊登广告,并表示愿意接受“任何一家本地钱庄庄票或其他合格票据作为偿付保险费的手段”。随后,外国银行在取得一定担保的情况下,开始接受庄票的贴现业务。洋行这些活动反映出( )
4.
(2024·江苏南通三模·9)在1953年6月至8月召开的全国财经会议上,毛泽东针对工商业税制改革发言强调“新税制是‘公私一律平等’,违背了国营经济是领导成分的路线”,批判“新税制发展下去,势必离开马列主义,离开党的总路线,向资本主义发展”。毛泽东的讲话利于( )
5.
(2018·贵州黔东南州高三第一次联考·27)胡惟庸案后,明太祖加强给事中以监察六部和百官,同时赋于其封驳之权,此后给事中的人员不断增加,位阶有所提升,但其品秩降低,然给事中仍可以七品之卑,退上封事,指斥大臣,明代君主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在于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605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16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2971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2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4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