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4)“七事”本是突厥人的七种行军装备,初唐时期传入中原,逐渐被唐军吸收接纳。唐高宗时期政府规定,五品以上武官佩“七事”。这反映了当时
A
民族交往加强
B
藩镇割据严重
C
军事制度完备
D
对外交流活跃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材料体现了突厥人的行军装备被唐军所学习借鉴,反映了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往来加强,故选A项。材料没有涉及藩镇割据的信息,且安史之乱期间和以后,唐朝才陆续在内地增设藩镇,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五品以上武官佩‘七事’”只是高宗时的一项军事规定,没有体现出军事制完备,排除C项;突厥是唐朝西北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唐朝与突厥人的交往属于民族间的交往,不属于对外交流,排除 D项。
相关题目
(2020·湖北荆门高三元月调研·24)文化是以一个中心点,逐渐向各方面发展的。西周以前的文明,还是限于一个小区域之内,东周时则以各强国和文化发达的地方为多。这反映当时
魏晋时期大族子弟以“簿阀”(即祖、父两代在本朝的官爵)定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2019·湖北武汉部分学校高三起点质量监测·7)明代庞尚鹏编订的《庞氏家训》中写道:“每年通计夏秋税粮若干,即于本年二月内照数完纳,或贮有见银、或临期粜谷,切勿迁延。”清代也有族规声称拖欠应缴钱粮,“必不容于天地鬼神。”由此可见,明清宗族有利于
在苏维埃革命发动初期的武装暴动中,有相当部分的地方革命武装执行了烧杀政策,一些地方甚至提出“杀尽豪绅焚尽城市”,“使小资产变成无产,然后强迫他们革命”等口号。这种情况说明
(2024·山西高三1月调研·1)有学者指出,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实践创造了厚重多彩、延绵至今的中华文明。中华文明革故鼎新、与时俱进、自强不息,追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该学者意在强调中华文明具有
(2018·广东佛山一模·45)(15分)【历史一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户籍制度改革经历了不同的历程。 195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一次明确将城乡居民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不同户籍。 1964年8月《公安部关于处理户口迁移的规定(草案)》出台,对从农村迁往城市、集镇的要严加限制:对从集镇迁往城市的要严加限制。 1984年10月,《国务院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规定,农民可以自理口粮进集镇落户,并同集镇居民一样享有同等权利,履行同等义务。 1997年6月,《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和关于完善农村户籍管理制度意见的通知》出台,规定已在小城镇就业、居住、并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村人口,可以在小城镇办理城镇常住户口。 2001年3月颁布的《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意见的通知》,对办理小城镇常住户口的人员不再实行计划指标管理。 2014年7月30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以来户籍改革历程的特点(6分)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80年代以来不断推进户籍改革的原因(9分)
马克思说:“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下列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汉代,人们将土木建筑中使用的土坯称为“土墼(jī)”。张骞通西域后,西亚、中亚的土坯制作技术传入内地,中原工匠把借鉴该技术制作出的大土坯称为“胡墼”。在中国北方,许多地方的方言至今仍将这种土坯叫作“胡墼”。这主要体现了中华文化的( )
(2019·浙江温州高考选考适应性测试·21)它被人们称为是资本主义计划化的发源地,从40年代末到80年代,编制和实施了9个中长期计划,这期间国民经济年增长率超过5%,在这一过程中,它逐渐形成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国有企业与私人企业共存的经济模式。“它”是
(2023·广东湛江一模·12)在17至19世纪的西方文化市场上,通俗喜剧、俗语小说、民间歌谣、大众启蒙读物等都迅速发展起来。不论是温和派还是激进派的启蒙思想家,都通过民族现代语言和通俗媒介方式,宣传新思想、新观念。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文学
热门试题
1.
(2024·河北中考·4)20世纪70年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遭遇二战后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这些国家的企业为寻找出路,瞄准了中国市场。1978年5月,邓小平指出:“这些发达国家有很多困难,它们的资金没有出路,愿意把钱借给我们。”经过谈判,中国政府与日本、意大利等国签署了政府贷款协议。这说明当时我国发展经济的有利因素是( )
2.
(2024·山东济宁三模·11)1517年,马丁·路德将反对教会的论文钉在威登堡教堂的大门上,论文被用德文印刷并在“15天内传遍全国”。从1520年至1540年,德文书出版的数量是这之前20年出版的3倍之多。这表明印刷术的发展( )
3.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经常引用中国古代经典名句,彰显了大国领导人执古御今、持经达变的大视野、大气魄、大胸怀。如“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个典故来自
4.
(2012.江苏单科.10)1987年2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发表了《自由返乡运动宣言》。5月10日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T恤衫走上街头。不久,老兵合唱团在一次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片。这反映了
5.
(2023·四川成都·15)邓小平曾经就我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科技成就评价道:“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这些东西”是指(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97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51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948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