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陕西安康一模·1)周王分封的子弟,通常率领姬姓的军队(王人)若干,加上一些殷人遗民和专业的技工,一同住在封国城市内,谓之为“国人”。封地所在的一些土著族群,住在城外或自己的城市内,其首领和上层人士则与封君及国人互通婚姻。由此可见,周代的分封
A
限制了地域内阶层流动
B
利于推动异质文化间的互动
C
承续了夏商的统治方式
D
扩大了国家疆域的统治范围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由材料“封地所在的一些土著族群,住在城外或自己的城市内,其首领和上层人士则与封君及国人互通婚姻”可知西周“国人”与封国内的土著首领和上层人士可以互通婚姻,这有利于通过血缘关系凝聚力量,推动不同民族间文化的交流与互动,故选B项;材料信息促进了地域内阶级流动,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出西周分封制是否继承了夏商的统治方式,逻辑推理错误,排除C项;材料强调封地内互通婚姻的现象,不是分封制对国家疆域的影响,逻辑推理错误,排除D项。
相关题目
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独立,这些省份的社会群体参与公推本省都督的情况见下表。由此可见
(2018·浙江湖州高中八校联盟高一第一学期期中·5)下列关于郡县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如图是近代某一时期世界主要贸易路线图。由该图可知( )
1935年以后,中共在日本的党组织恢复重建,组织进步留日学生成立学生团体。此举遭到国民党右派留日学生抵制反对,1937年初引发武斗。经中共中央北方局指示,在日的中共党组织促成双方谈判,化敌为友。这反映了( )
下表为1950—1976年中国与日本、西德、苏联、美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变化趋势表。据此可知,中国这一时期( )
(2022·云南省一模文综·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唐德宗登基后,力图有所作为,颁布两税法,着手武力解决藩镇割据问题,结果引发泾原兵变。唐德宗采纳了陆贽将天子私库财物全部赏给将士的主张,改善了天子形象,赢得朝臣和藩镇支持,加快了平叛进程。兵变平息后,针对艰难的局势陆贽设计了许多细致的改革方案,但大多数改革主张未能实施。例如,在中枢体制的改革上,反对以翰林学士分割宰相权力、参与中枢事务;认为最理想的税制要以“丁夫为本”,交纳“布帛缯纩与百谷”,所以提出恢复租庸调制;主张由政府出面限制地主的地租额,以缓解日益紧张的阶级矛盾等。——摘编自齐勇锋等《中国改革通史·隋唐五代卷》(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陆贽改革主张大多未能实施的原因。(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陆贽改革为例,谈谈对封建王朝改革成败的认识。(8分)
1949年,全国高校学生总数11.65万人,其中工科生3.03万人,占总学生数的25.9%。1951年,国家提出工科类高等院校调整方案。1952年后,全国高校学生总数19.11万人,其中工科生的数量6.67万人,位列各科学生数第一,占比34.8%。材料反映的事件( )
(2025·云南楚雄联考·10)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曾说:“我们的经济政策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叫做‘四面八方’什么叫‘四面八方’?‘四面’即公私、劳资、城乡、内外。其中每一面都包括两方,所以合起来就是‘四面八方’。……我们的经济政策就是要处理好‘四面八方’的关系,实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这一政策的推行有利于我国( )
“衣冠南渡”语出刘知几《史通》,原指西晋末天下乱,中原少数士族为避战乱相继南进。南京出土的唐琅邪王氏墓志载:“周武王少子唐叔虞封于唐,有晋水,命曰晋侯,因官锡氏。汉司徒昭公随晋东迁,居于建业,分枝弈叶,是为金陵人矣。”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2024·浙江台州高三12月联考·18)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载体众多,其中学校在文化传承、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下有关大学说法正确的是①京师大学堂采取分科教育的方式,其建立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标志② 法国拿破仑建立“大学区”制度,确立了保留至今的国民教育制度③1702年,牛津大学首次使用试卷对学生进行考试,给文官考试制度提供借鉴④德国人洪堡秉持“研究教学合一”的精神创办柏林大学,促成大学职能的转变
热门试题
1.
(2020·山东滨州高一第二学期期末·10)1168年英国创办了牛津大学,1209年又创建剑桥大学。14世纪,德国建立了海德堡大学。到1500年,全欧已有80所大学。这种现象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2.
3.
(2019·安徽“皖南八校”第二次联考·24)周人是用“夏”来称呼以周邦为首的反商联盟。所谓“诸夏”或“诸华”,是各诸侯国以整体的名义,一体向境内及周边其他各族所宣示的自称。这一变化
4.
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指出:“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他强调科举取士的主要作用是
5.
欧盟成立:_____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024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6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02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