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2·广东省梅州市一模·4)明清之际,一些士人开始改变“君子谋道不谋食”的观念,在保留士人身份的同时兼营商业,一些商人从商的余暇也习儒术,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这一现象说明当时
A
儒家思想地位动摇
B
资本主义经济萌芽
C
封建等级受到冲击
D
传统观念有所削弱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据题干信息可知,明清之际“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士商之间的界限有所淡化,传统的四民社会观念淡化,故选D项;“动摇”不合时间,“儒家思想地位动摇”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排除A项;题干未提及雇佣关系的信息,排除B项;在传统中国,士、农、工、商四民虽然分业、别居,但不是等级分化,而等级制度是用政治、法律、宗教、职业以至婚姻等关系把人们的社会地位固定下来,各等级之间界限森严,等级身份一般都是世代相承,排除C项。
相关题目
按照加尔文的设想,日内瓦教会设立四种职务,其中长老和执事都由世俗信徒选出。教会的权威机构是长老会,由长老12人和牧师5人组成……每星期四举行一次例会。可见,加尔文的宗教改革
14世纪末,塞萨洛尼基(希腊)、根特(比利时)等欧洲许多城市发生了工人暴动。这一时期佛罗伦萨的普通工人也曾夺取了城市并掌权达三年之久。这可以用来说明( )
14世纪,英国约克郡一名丝绸商因拒绝行会检查官检查自己的秤砣,遂被行会到市长处控告其违反行会章程。尽管该商人申辩自己是无辜的,12名陪审员仍然认定其有罪,随后市长、市议员和市政官便对该商人进行罚款处理。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
(2018·河南洛阳高二第一学期期中·14)卢棱认为,社会契约“以道德的和法律的平等来代替自然所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身体上的不平等;从而,人们尽可以在力量和才智上不平等,但是由于约定并且根据权利,他们却是人人平等的”。据此可知
图4所示漫画的作者旨在( )
(2023·河南名校高三阶段测试·12)新中国成立之初,开展了全国规模的群众学习运动,学习社会发展史和《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参加各地人民革命大学和政治训练班的人数达四十七万人。该运动
1918 年夏,上海市议员江确生致函江苏省公署:“妇女现流行一种淫妖之衣服,实为不成体统,不堪寓口者。女衫手臂则露出一尺左右,女裤则吊高至一尺有余,及至暑天,内则穿红洋纱背心,而外罩以有眼纱之纱衫,几至肌肉尽露。”该言论表明
(2023··2)下表所示反映了西汉时期
汉江中游的樊城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饱受水患困扰,堤防建设一直是地方市政建设的重点。如表为1828年樊城商业会馆在筑堤工程中的捐款情况一览表。据此可知清代商业会馆( )
下表可以看出,中西方科技相同之处是
热门试题
1.
(2020.7·浙江高考·2)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非凡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兴修了许多著名的工程。观察下图(局部),对图中所示区位,命名及标注正确的是
2.
(2017·江苏南通·26)1701年,英国议会颁布《王位继承法》,限定了国王的继承顺序和宗教信仰,最早国王必须遵守法律。《王位继承法》继承和发展了( )
3.
(2024·山东师大附中模拟·8)1956年,党和国家对国民经济结构作出了一些调整:在城镇,分散了一部分过于集中的小手工业和小商业,个体经济和自由市场也有所恢复和增加;在农村,允许一部分生产资料如鱼塘、菜地、果园、桑园、成片林木等可以暂不入社,归原主经营等。上述措施( )
4.
(2019·四川自贡·1)下面所示是1842年至1901年间中国近代史上的三项条约,以此为线索归纳出的历史主题应该是( )
5.
1903年8月10日《大公报》曾发表一篇文章,其内容摘要如下:“北京自庚子乱后,城外即有玉楼春洋饭店之设,后又有清华楼。近日大纱帽胡同又有海晏楼洋饭馆于六月十七日晨开张。盖近年北京人于西学西艺虽不知讲求,而染洋习者正复不少,于此可见一斑矣。”据此可知,文章意在( )①说明北京普遍开设了西餐馆 ②探讨北京人讲求西学西艺状况③反映北京人当时的崇洋心理 ④记录北京风土人情的基本面相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702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82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64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4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