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5)明朝晚期,众多的负贩行商在国内异地落迁定居,这不仅给当地市民带来新鲜的观念,而且他们具有地域或宗族特色的性格与形象也深深影响了侨居之地的市民,同时他们也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生活方式向定居地靠近。这一现象
A
有利于促进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
B
成为新生产关系产生的前提
C
导致传统户籍制度的混乱与瓦解
D
推动封建等级秩序走向崩溃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根据材料明朝晚期的行商们在异地定居后把自己原来家乡的文化带到当地,同时也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由此可以判断这一现象“有利于促进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故选A项。材料主要讲的是行商文化与居住地文化的相互影响,这不能成为新生产关系产生的前提,新生产关系的前提是生产力的提高与商品经济的繁荣,故不选B项;行商的增多确实增加了户籍管理的难度,但不至于导致传统户籍制度的瓦解,也不至于推动封建等级秩序崩溃,封建等级秩序瓦解是在中国近现代完成的,故不选C.D两项。
相关题目
(2024·山东青岛二模·7)图3为抗日战争时期某阶段的形势图。该形势出现于( ) 图3
(2024·浙江台州二模·16)1943年,美、英、苏三国外长在莫斯科举行会议,准备就成立战后国际组织发表宣言。美国国务卿赫尔提出:应将中国作为宣言的签字国,否则会产生有害的心理效应。面对英、苏的冷淡和拒绝,我国政府提出:如果将中国摒弃,那就极有可能在太平洋地区军事和政治两个方面引起极为不利的反应。最后,英国和苏联同意中、美、英、苏四国政府代表在莫斯科正式签署《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该宣言的签署( )
1972年,尼克松成功连任美国总统,美苏双方在贷款、粮食买卖、技术转让等方面,都有明显进展。尼克松更是说道:“当苏联人企图在国际上从事冒险活动的时候,他们至少得把这些关系列入总的损益表上权衡一下。”据此可知,当时( )
(2018·衡水金卷考试模拟卷三·45)(15分)[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新中国成立之际,我国人口已经毫无疑义的超过5亿。随着现代公共卫生和医疗技术知识由城市向乡村、由沿海向内地的普及和提高,自1962年开始,我国人口进入了出生率居高不下、死亡率下降、人口自然增长大大加快的人口高增长惯性时期。1949年,全国耕地人均2.7亩,当时已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从1957年列1970年,耕地从人均2.59亩降至1.83亩。不仅如此,日渐沉重的就业压力也困扰着各级政府,农村地区的隐性过剩劳动力有增无减,城镇地区所能捉供的就业机会难以满足就业需求。此时期,党和政府领导人及一些求实的学界人士如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都先后发布节育的谈话,1957年,毛泽东甚至明确提出“计划生育”的概念和“逐步达到普遍计划生育”的设想,他说要提倡节育,要有计划地生育。但到1958年1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又说“人多好还是人少好,现在还是人多好”。1956年“二五计划”和1963?年国务院工作会议制定的有关人口方面的政策,都被随后的反右派斗争和“文化大革命”所冲击,即便如此,1968年城市的人口出生率还是比1963年降低了23.2个千分点,而认为多子多福的农村人口出生率也降低了6.48个千分点。 ——摘编自汤兆云《建国后十七年我国人口政策评析》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毛泽东提出“计划生育”概念的历史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析建国后十七年我国的人口政策。(9分)
(2024·河南郑州三模·4)禹州是清代河南著名的药材市场,华北三大药市之一。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寓居禹州的各地药商推出代表,共同议定经营章程,建立十三帮会馆。这反映了( )
19世纪前期,英国爆发了东盎格鲁和斯巴费尔德的工人骚乱、1831年议会《改革法案》骚乱以及纽波特起义等。这些激进运动都是工人因为生活状况恶化,甚至买不起食物而发起的抗争。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
1934年9月29日,张闻天在《红色中华》发表的社论《一切为了保卫苏维埃》中指出:“为了保卫苏区……我们有时在敌人优势兵力的压迫之下,不能不暂时放弃某些苏区与城市,缩短战线,集结力量……以争取决战的胜利”。该社论
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在公子时期流亡各国寻求庇护,在重耳及其随从造访一系列同姓诸侯国时,各国卿士均特地强调晋国祖先与这些同姓诸侯国的祖先在家族谱系中的地位关系。这一现象表明春秋时期( )
(2024·浙江宁波二模·19)下图所示三个区域(阴影部分)均系沟通两大洋的“海上生命线”咽喉所在地。从历史文化角度看,这三个区域的共性在于( )
表2为唐中后期主要纳税物品折钱数量变化表(单位:文)据此推知( )表2注:数据为当年各地多数地区大致数值
热门试题
1.
(2017·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9)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
2.
(2024·浙江台州二模·9)由于历史环境的不同,不同地区的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格局。下列文化现象的表述和图中位置对应正确的是( )
3.
有学者认为,雅典城邦的民主制的确是民主,只不过那个时代的“民”有那个时代的定义,“民”这个概念从来就是历史的,是不平等的,何为“民”,取决于当时普遍承认的社会标准。这反映雅典民主具有( )
4.
1839年维多利亚女王问保守党领袖皮尔是否愿意出任首相,由于此时保守党在议会下院不占多数席位,皮尔拒绝上任;1841年议会大选保守党获胜,皮尔接受女王任命,出任首相组阁。这反映出英国
5.
12世纪后半叶,英王亨利二世在英格兰推行司法改革,将巡回法庭、陪审制度和令状制度等引入司法审判程序中,使王室法庭承接到大量诉讼,隶属于国王的司法官员队伍得以扩展。这一改革(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024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6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02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