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肤色是影响女性美评判的重要因素之一。早期的欧洲倡导白皙肤色,以莹白剔透为美;但从18世纪后期开始,金色的黝黑皮肤逐渐成为审美主流,欧洲女性都开始追求古铜色和小麦色皮肤。这段话反映了
A
欧洲女性意识开始逐渐觉醒
B
肤色的象征意义发生转变
C
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审美
D
种族歧视的现象得到消除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相关题目
(2025·河北承德高三上联考·14)19世纪,英国企业主借助煤气灯延长了工人夜间劳动的时间,发明了三班倒的工作模式。英国人还通过管道将煤气输送到城市的大街小巷,点亮了夜间的街道,英国人的夜生活由此变得丰富。据此可推断( )
(2024·湖南衡阳二模·14)19世纪以来,印度本土精英号召“重返吠陀”,试图将对印度传统文化的解释权从殖民者手中夺回,并赋予《薄伽梵歌》等印度教经典以行动主义的自信与活力。提拉克、甘地等人还提出“司瓦拉吉”(民族自治)是印度民族特有的“达摩”(使命)。这些做法( )
(2023·山东济南一模·8)1902年,梁启超创办的《新民丛报》刊载文章,将马克思及其学说作为西方的一个政治学派加以介绍;1905年,《民报》上刊载了介绍马克思生平及思想主张的文章,并介绍关于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等思想。这表明
1939年,美国作家约翰·斯坦贝克以20世纪30年代初的美国为背景,发表小说《愤怒的葡萄》。小说写道:“他们企图用渔网捞河里的土豆,但守卫不让他们这么做。他们到格格响的汽车上捡被扔弃的桔子,但是桔子上已经被喷上了煤油。”据此可知,作者
下图为丰子恺1936年创作的漫画《愚公》,该作品旨在
在唐代,中原政权向一些周边政权赐书, 唐太宗曾赐《吉凶礼要》等给新罗,唐玄宗曾赐《毛诗》《礼记》《左传》等给吐蕃。 新罗、吐蕃与唐朝往来频繁,多次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求学。这
(2024·山东菏泽二模·7)1940年,毛泽东指出:中国的经济,一定要走“节制资本”和“平均地权”的路:新民主主义阶段“一般地还不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农业”,除了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并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毛泽东强调的是( )
820年,唐宪宗下诏:“自今以后,宜准例三年一定两税,非论土著、客居,但据资产差率。”该举措意在应对
“日本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是强的,但其战争是退步的、野蛮的,人力、物力又不充足,国际形势又处于不利。中国反是……”以上言论应出自
(2020·湖北高三4月线上调研测试·33)19世纪,接种疫苗、隔离受传染的病人、保护供水、掌握有关抗菌剂的知识——所有这一切都使西北欧的死亡率从1800年至少每千人的30%降低到1899年每千人的10%左右。欧洲的人口从1750年的14000万急剧地上升到1800年的18800万、1850年的26600万。这表明,西北欧死亡率降低和欧洲人口的增长源自于
热门试题
1.
(2023·浙江杭州一模·24)丝绸的发现是2021年3月以来三星堆考古发掘最大的亮点之一。此次发掘现场专门设计建造了全封闭、恒温恒湿的发掘方舱,发掘人员全程身穿防护服进舱工作,尽量做到无菌化发掘。多学科实验室配置了一系列监测、检测与记录仪器,对出土器物进行现场观察、分析、信息提取和保护。三星堆考古说明
2.
1520年德国的闵采尔与路德分道扬镳,他宣称:上帝为世俗的生活提供了教义,因此不要用在天堂实现上帝的教义的说教来安慰世人。他主张在尘世实现人人平等,没有压迫、剥削和私有财产。这反映了闵采尔( )
3.
唐代杜佑所撰《通典》200卷,分作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九门,与先前“正史”中志书相比较,将食货置于第一门。这种门类次序的确定,实际上反映了社会历史运行的基础是(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自魏晋有户调之制,北朝因之,及唐而有租庸调之名。租者田租,即今之田赋;庸者力役,若不役,出绢而当庸直;调则户税,各随乡土所出,岁输绢绫纯绵,其无蚕桑之处,则输布麻。惟田赋不计亩而计丁或户,则与均田制度相辅而行,盖必人皆授田,始可按丁征租也。 均田制度以户籍为本,籍既失实,欲不废而不能矣。逮唐之中叶,均田制度坏,租庸调亦不能复行,改为两税法矣。——摘编自万国鼎《中国田制史》材料二我国是世界蚕丝业的发源地,栽桑养蚕、缫丝织绸是我们先祖的伟大发明。丝绸作为我国传统的特色产品,早在张骞开拓“丝绸之路”之前,就已出口国外。 至明代,随着地理大发现和太平洋航路的开通,欧洲一些国家如西班牙、葡萄牙开始出现在东方,以中国丝绸为主要贸易品,贩运至第三国,从事赚取超额利润的大规模的“三角贸易”。——摘编自顾国达《近代中国的生丝贸易与世界市场》材料三“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与参与国分享其发展经验和资源,以实现经济现代化和改善人民生活的一个途径,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将为全部相关方带来共赢的结果。 因此,“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全球经济公共产品。……随着逆全球化之风席卷西方世界,“一带一路”建设凭其巨大的规模与资源,有潜力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引自卡里·托克《“一带一路”为什么能成功》(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扼要说明唐代户籍制度、均田制、租庸调制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简析租庸调制“不能复行,改为两税法”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阐明欧洲国家在上述“三角贸易”中的经济获益。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丝绸在我国古代经济活动中扮演的角色。(3)根据材料三,概括“一带一路”倡议在促进经济全球化方面的作用。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揭示“丝绸之路” 蕴含的象征性意义。
5.
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28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56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841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53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