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江苏连云港一模·3)唐初官修六史《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晋书》和《隋书》,分政权修撰,无正统与否之分,改变了南北朝时期修史“南书谓北为索虏,北书谓南为岛夷”的陋习。此举旨在
A
缓和民族矛盾
B
增强国家认同
C
总结前朝教训
D
消除南北隔阂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据材料可知,南北朝政权在修史中存在“岛夷”与“索虏”的对立,“夷”与“虏”具有浓厚的华夷之辨色彩,而唐代在修史过程中,无正统与否之分,摒弃了这种华夷之辩的陋习,有利于民族认同,故选B项;唐代官修的是前代史书,这一行为起不到缓和与当时少数民族矛盾的作用,排除A项;修史过程中如在内容上注重前朝灭亡的原因,可说明其目的在于吸取前朝灭亡教训,但材料中强调的是其改变了南北朝的修史陋习,排除C项;“消除”过于绝对,排除D项。
相关题目
下表是对罗马法的分类。这体现出罗马法的主要特点是
19世纪初,欧洲文化界出现一股否定牛顿的思潮,认为牛顿“把彩虹还原为各种棱镜色彩,从而葬送了所有关于彩虹的诗”。这是因为欧洲
下图是《自然科学大事年表》中所绘制的“中西科技发展对比示意图”,据此可知
(2019·河北唐山二模·29)1894年7月9日《申报》:“今日之中国已非往日可比,各省设立局厂,岁费巨款制造兵船,日异而月新。枪炮皆系新式,摧坚命中足备御侮之用,正可及锋而试,勋臣宿将身经百战叱咤生风,指挥若定,大可与日本从事于疆场,伸历年之积忿,快薄海之人心,且使战国者知中国大有人在,不敢存轻量之心,挽回大局在此一举。”这一观点
(2025·山西长治九月质量监测·5)在记载清朝政务管理的官方文献《清实录》中,顺康雍三朝“人丁”一词平均每年出现2至3次,乾隆朝为年均1次;其后各朝平均每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出现1次,如光绪朝历时34年,仅使用过9次。下列能解释上述现象的是( )
汉代学者何休注解《春秋?公羊传桓公二年》称:“礼祭,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元士三也”,此材料能准确反映的史实是
据《清会典》记载:“每日钦奉上谕,由军机处承旨,其应发钞(抄)者,皆下于阁。内外陈奏事件,有撰(折)奏,有题本。撰(折)奏或奉朱旨谕旨,或由军机处拟写随旨;题本或票拟钦定,或奉旨改签。下阁后,谕旨及奏撰(折),则传知各衙门钞(抄)录遵行;题本则发六科,由六科传钞(抄)。”这说明雍正时期
1943年国民党政府经济顾问纳尔逊认为:“贫弱的中国诚需要建设,然从重工业入手,虽百年亦不能追踪美国,若从轻工业入手,十年以内可以致富。”然而新中国却走了一条相反的道路。新中国的道路
(2024·山东济宁二模·8)中国农业收入占国民收入总值的比例,1949年为68.4%,1952年为57.7%,1957年为46.8%。上述变化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图1为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徽标。其中上方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英文缩写,下方的横线寓意世界贸易在公平的基准上进行。中部呈“U”字型,是英文“联合体”的缩写。“U”字型由下往上逐渐解除,对这一设计理解正确的是( ) 图1
热门试题
1.
西周晚期《颂鼎》铭文记载:“王曰:颂(人名),命汝官司(管理)成周(洛阳)贾廿家,监司新造贾,用宫御。”由材料推断( )
2.
(2018·广东六校第三次联考题·35)下表是1975~2011年德国、法国财政赤字率(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变化表,该表格可以说明
3.
我国东南沿海某港口,在15世纪只是一个“结茅而居”的渔村,到16世纪,已成为“繁华世界”,“宝货塞途,家家歌舞赛神,钟鼓管弦,连飙响答”,时称“小苏杭”。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是( )
4.
东欧剧变:_____
5.
(2024·广东汕头高三一模·5)明朝在奴儿干都司地区除设立专门管理机构、修驿路、建船厂、派员巡视外,“朝廷尤虑未善,更命造寺,使柔化之”。永乐年间,朝廷兴建永宁寺,寺旁立有《敕建永宁寺记》石碑,用汉、蒙、女真、西藏文体书写,记录了经营该地事迹。这体现了明政府(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601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158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29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2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4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