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答案: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8年(中国)。根据材料“1938年,山东根据地政府发行‘山东币’,用市场必备物资取代金银直接与山东币挂钩。规定每发行100元币,即用其中50元来购买大米、棉花等农产品与生活物资作为物资储备,其余50元进入市场流通。”可知,“山东币”每发行100元币,即用其中50元来购买大米、棉花等农产品与生活物资作为物资储备,使得山东币与这些物资进行挂钩,如果物价上涨,说明市场上流通的商品少了,货币多了,就卖出这些商品,回收一些货币,相反就买进商品作为库存,这样操作之下,根据地的物价以及山东币的币值十分稳定,B项正确;材料中描述的根据地加强币值改革的信息,没有体现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信息,排除A项;打破了法币的垄断局面,“打破了”说法过于绝对,而且当时法币在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市场上没有达到垄断的局面,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描述日伪的经济掠夺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