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9·重庆高三上学期期末·32)研究表明,在古代希腊有超过 300 个公共的宗教节日。其节日仪式几乎向城邦所有公民开放,神祭仪式结束后, 所有参与的公民一起集体共餐。这类节日活动
A
克服了民主的狭隘性
B
增进了城邦集体认同
C
保障了公民个人自由
D
促进了城邦间的合作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据材料“节日仪式几乎向城邦所有公民开放,所有参与的公民一起集体共餐”可知公民集体活动有助于增强对城邦的认同感,故选B项;据材料“其节日仪式几乎向城邦所有公民开放”可知主要针对公民,而妇女、奴隶等非公民无法参加,体现了希腊民主的狭隘性,排除A项;材料涉及到公民的集体活动,而不是强调公民的个人自由,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公民对城邦的认同,而不是强调城邦之间的合作,排除D项。
相关题目
美国漫画家大卫?勒文1967年创作的《约翰逊秀伤疤》。漫画家将约翰逊总统的疤痕画成了一个战争正在剧烈进行的越南地图。该作品( )
(2023·江苏百校高三联考·5)表1所示出自张正明的《中国十大商帮》,他对中国几大商帮的经营理念和存在时间进行了概括。由此可知,商帮表1
(2022·广东省一模·13) 表1 法国《人权宣言》的内容变化(部分)表1内容说明法国大革命期间
1787年,美国制宪代表在制定联邦宪法时,把分权与人民的意志联系在一起,代表人民的意志行使权力成为重要的考虑因素。这一“重要的考虑因素”落实在( )
(2025·“化蝶杯模拟·1)余杭良渚古城由宫殿区、内城、外城组成。外围是一个由11条坝体构成的庞大的水利系统,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水坝系统。这个水利工程分高坝和低坝两类,控制范围达100平方公里,距今已有5000余年,具有防洪、运输和灌溉等综合功能。这反映了良渚( )
(2024·陕西铜川三模·4)明代万历年间绘制的《乾坤一统海防全图》是一组条屏式样的海防图,全图自广东沿海向东向北呈“一”字展开。清中期的长卷式沿海全图的分图顺序,多为“自盛京(今辽宁)至广东”,这与明人万里海疆“自粤抵辽”截然不同。这一呈现顺序的变化,最有可能是基于( )
《清圣祖康熙传》中记载:“如粮尽,则取湖滩河朔之米,何虑之有?粮虽尽,朕必啮雪穷追,断不回师。”这一记载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康熙帝
(2020·山东高三第一次仿真联考·12)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并不是孤独的天才,他们的艺术创作大多来自社会的赞助,如米开朗琪罗的《大卫》是当时政府领导赞助的;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是米兰公爵赞助的;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则是一位富有的市民赞助的。这表明文艺复兴运动
(2022·云南省一模文综·26)唐前期的宫廷乐,既有融合吴楚之音、周齐旧乐,斟酌南北而形成的《大唐雅乐》,又有“擂大鼓,杂以龟兹之乐,声震百里,动荡山岳”的《秦王破阵乐》。这反映出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联邦德国政府先后同苏联、波兰、民主德国签订了条约,相互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维护和平;并与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这些做法
热门试题
1.
(2010.安徽文综.14)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2.
(2018·山东潍坊模·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贸易保护主义是指在对外贸易中通过关税和各种非关税壁垒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商品在国内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竞争,并向本国商品提供各种优惠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的主张和政策。19世纪40年代之前西方工业国都在实行贸易保护措施;1846年英国废除谷物法以后到19世纪70年代各国主要实行自由贸易政策;19世纪70年代各国又开始实行贸易保护政策;二战以后至60年代末,美国率先提出和实施自由贸易政策主导并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70年代以后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又被各国逐渐采用。在未来很长的时间里贸易保护仍然是各国贸易政策的支撑点,不仅包抬发展中国家,一些发达国家之间由于竞争的激烈会不断实施贸易保护。 围绕材料,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3.
(2023·辽宁高考·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一我国对月的崇拜在原始社会中就存在,西周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祭月之礼,后历朝历代因之。人们通过观测月亮的圆缺变化周期,逐渐形成了日、月等时间观念,并以此为依据制定了历法,称为阴历或太阴历。人们对月亮还充满各种想象,建构了月宫、嫦娥、玉兔、桂树等神话形象,用以寄托长寿、团圆等美好的期盼。——摘编自王玉哲《中华远古史》等材料二明末清初,徐光启等编撰的《崇祯历书》和康熙皇帝召集学者编订的《历象考成》均吸纳了西方有关月亮的科学知识。民国时期,天文学家陈遵妫撰写的《天文学概论》详述了月地距离、月球大小、质量等内容。这一时期,教科书、大众期刊、学生丛书等也纷纷介绍月亮知识。2004年,中国国家航天局正式启动探月工程。2013年,“嫦娥三号”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登上月球,国人真切地见到了月亮的“庐山真面目”。2020年,“嫦娥五号”返回器带回了月球样品,科学家对此进行研究,深化了人们对月亮的认知。——摘编自谭丹《西学与近代国人的月亮新知》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人们对月亮的认知。(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以来国人对月亮认知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9分)
4.
(2022·山东聊城·1)“在长期的劳动中,人类逐渐学会如何说话、制作工具和使用火,从而进化成了‘人’。”这里的“进化”应发生在( )
5.
德国分裂后,联邦德国阿登纳政府在外交上不承认民主德国,不同任何与民主德国建交的国家(苏联除外)建立外交关系,但经济上却极力维护与民主德国的经贸关系,发展原德国内部的市场。这些政策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702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82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64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4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