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2·广东省梅州市一模·6)有学者评价近代某革命纲领:“交织着现实和幻梦,交织着彻底斗争性和不切实际的空想图画,既有由革命的烈火燃起来的大胆的想象,又充分暴露了小生产者的狭隘的实际主义。”这一革命纲领
A
体现了农民反封建愿望
B
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C
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D
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据题干“近代某革命纲领”“既有由革命的烈火燃起来的大胆的想象,又充分暴露了小生产者的狭隘的实际主义”等信息,可知这是《天朝田亩制度》,其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故选A项;《天朝田亩制度》并未真正实施,无法推动小农经济的发展,排除B项;《天朝田亩制度》没有被切实实践,排除C项;“资产阶级”与题干“暴露了小生产者的狭隘的实际主义”相悖,资产阶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代表,排除D项。
相关题目
1958年末,全国职工总数达4532万人,比1957年未增加了2082万人。1960年下半年,按照中共中央一系列指示,各地迅速精简职工,1961—1962年我国共减少职工1887万人。这一措施
1999年组成的二十国集团,包括了美国为首的西方七国集团和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从2009年至2016年,在金砖国家的推动下,二十国集团完成了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份额与投票权的改革。这反映了( )
(15分)材料 20世纪初,德国成为欧洲大陆头号经济强国。此时的德国傲视一切,但作为一个姗姗来迟的角色,举目四望却发现在瓜分欧洲和世界的盛宴上已经没有了自己的位置。德国外交大臣比洛声称:“让这个邻邦或那个邻邦瓜分大陆和海洋,而我们自己则满足于欣赏蔚蓝色天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作为德国冤家对头的法国,其民族复仇主义情绪极其强烈,英法俄三国协约形成,法国认为实现对德复仇的时机已经为期不远了,复仇的利剑随时等待着出鞘,重夺欧洲霸权的野心再度膨胀。当时欧洲东部存在的以俄罗斯为首的泛斯拉夫主义,则大力宣扬斯拉夫民族优越论,宣称其他欧洲文明已经枯竭,未来属于以俄罗斯为代表的斯拉夫人。泛德意志主义和泛斯拉夫主义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俄德关系迅速恶化。难怪时任德军总参谋长的小毛奇在1913年指出:“欧洲大战迟早会爆发,焦点将是日耳曼民族与斯拉夫民族之间的斗争。”与泛斯拉夫主义紧密相连的是大塞尔维亚主义、大保加利亚主义、大罗马尼亚主义等。交织纠缠在一起的各种极端民族主义,在舆论界的疯狂鼓吹和政府的操纵利用下,在民众的喧嚣声中,导政欧洲日趋癫狂,局势逐渐失控。——摘编自金立昕、李新伟《极端民族主义推动一战爆发》(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20世纪初欧洲极端民族主义愈演愈烈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民族主义。(9分)
明朝的军队约有180万,都编制在卫所中,军士均另立户籍,叫做军户,一经签派为兵,不能随意脱籍。平时军士由卫所负责操练、屯田,一遇国家有事,则归兵部派遣统领。这一做法( )
(2023·天一大联考高中毕业测试·22)有俄罗斯学者评论:“勃列日涅夫领导的党的机关与其说是为了帮助经济机构发展合理的自主精神,毋宁说是妨碍它们这样做。”该评论揭示了,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
传统文化范畴内屈原形象与王权相联系,被界定为“忠臣”。新文化运动时期,屈原作为“人”,特别是作为文豪、诗人、文学家的“伟人”身份,被重建起来。屈原形象的重构折射出( )
1920年,苏俄农民总是抱怨“生活必需品的缺乏和强制性的捐献”,但当他们被问到为什么还要选择苏维埃政府时,其中一个名叫埃米连诺夫的农民说:“革命前我有8英亩田地,现在我有85英亩。”当时农民对政府的态度( )
下图是1956年朱宣咸所作的速写画《报喜一庆祝公私合营》。 该作品
(2023·河北唐山高三摸底·3)图1为北魏前期、后期中枢机构长官籍贯数量分布柱形图。图1图示中官员籍贯数量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2024·北京东城区二模·6)1890年王韬的《重订法国志略》出版。该书认为路易十六不能“合众而得民心”,最终“暴徒曳(抓)王至审院,王从容就死”,法国大革命是“冠履倒置,纪纲紊乱乎哉”。该书得到梁启超的大力推荐。对此认识合理的是( )①该书标志着国际法被介绍到中国 ②该书出版体现了白话文开始普及③作者以传统观念审视法国大革命 ④梁启超推荐该书反映其改良思想
热门试题
1.
(2019·山东济南莱芜·1)下图为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图中的城市③与运河C段分别是( )
2.
(2013·海南单科·2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区域合作组织相继成立。其中以“通过共同的商业政策,促进国际贸易限制的逐步废除”“汇集各国的资源以维护和增进和平与自由”为主要目标的是( )
3.
中世纪德意志自治城市科隆是商业和手工业重镇,行会众多。1413年,该城最高行政机构市政会议讨论决定,永远禁止制造和使用纺丝搓丝机,理由是它会让该城许多丝织业从业者断了生路。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该决议不需要封建领主批准 ②工人通过罢工阻止新机器的引进③行会有效保护了成员的经济利益 ④该决议重创了机器大工业生产
4.
1792年的法国,“所有在法国的法国男人已成为公民,所有法国女人已成为女公民,没有人是‘先生’或‘夫人’”,原来的敬称“vons”(您)被“tu”(你)和“toi”(你)取代。这种变化反映出当时法国社会( )
5.
忽必烈即汗位后,立即遣使进藏清查户口,设立大小驿站共35处,此后还多次赈济贫困站户。此举旨在(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6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5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