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一战期间,漫画家沈泊尘在《申报》上发表了一系列讥讽联军的漫画,结果几乎闹成国际大交涉,以致被上海租界法庭判为污辱协约国而罚《申报》赔款。下图《虽不中亦不远矣》为沈泊尘于一战期间创作的一幅漫画,据此判断,作者的主要意图是
A
讽刺帝国主义战争自掘坟墓
B
肯定俄国二月革命的进步性
C
抨击俄国与德国的封建专制
D
歌颂俄国十月革命影响深远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漫画中一把民主的剑刺穿俄皇逼向德皇,命名为《虽不中亦不远矣》,意在说明一战期间的俄国十月革命威胁到到德皇的统治 ,讽刺帝国主义战争自掘坟墓,但不是作者的主要意图,故A项错误;俄国二月革命虽然推翻了沙皇统治,但造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经过十月革命才走上民主化的道路,故B项错误;根据漫画内容结合题目可知,作者意指民主的剑虽没刺中德皇,但也不远了,抨击俄国与德国的封建专制也不是作者的主要意图,故C项错误;根据前面分析可知歌颂俄国十月革命影响深远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
相关题目
下图是《自然科学大事年表》中所绘制的“中西科技发展对比示意图”,据此可知
“_____。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是也。”根据上下文意,可知划横线处作者的主要论点是
明清时期,江南人家有田十亩,必延请塾师培养子弟应举入仕;商人、高利贷者也热衷于培养后代在科场博取功名,还不惜血本捐官买爵。这反映了当时( )
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对无产阶级这一概念进行了创造性的解释,即避开生产方式是否先进问题,把划分无产阶级和非无产阶级的标准落实到是否出卖劳动力这一点上。这种认识意在
《中华日报》曾在时评中指出:“其时通国臣民上下,以复仇为雪耻,以积愤思抱怨,以下令逐客为快意,以闭关绝市为复见太平。其处势应变,虽曰非宜,其抗志负气,殆非无取。”它评价的是( )
罗马法学家西塞罗在《论共和国》一书中写道:“真正的法律应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并且是不变和永恒的。力图变更这一做法是一种恶,试图废止其中一部分的做法也是不能容许的,而要想完全废除它的做法则是不可能的。”他认为的“真正的法律”应是
中共某次党代会指出,当前中国资产阶级是幼稚的,无产阶级和农民应援助民主主义革命运动,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因此,当时中国共产党( )
一部《长安十二时辰》再次让唐长安城成为民众关注的热点,下列关于唐长安城史实说法不正确的是
清中叶时,出现了大量专论某种农作物、蚕桑或兽医的专业农书,如方承观的《棉花图》、陈世元的《金薯传习录》、蒲松龄的《农蚕经》、杨屾的《养耕集》和《抱犊集》等。这说明当时
(2024·福建百校高三开学联考·1)魏国李悝变法中,要求百姓种田时“必杂五谷”“力耕数耘”,收获时“如寇盗之至”进行抢收,还要求农户“环庐树桑,菜茹有畦”。李悝此举
热门试题
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尽管有这些(关税)保护措施,大工业仍使竞争普遍化了,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把所有的资本都变成为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速、资本集中”;“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对此最恰当的理解是
2.
(2022·山东高考·5)1863 年,学者张斯桂在为《万国公法》所作的序言中说:“间尝观天下大局,中华为首善之区、四海会同、万国来王,遐畿勿可及已,此外诸国,一春秋时大列国也。——今美利坚教师丁韪良器译此书,其望我中华之曲体其情而俯从其议也。——则是书亦大有裨于中华用。储之以备筹边之一助云尔。”这反映了当时部分中国人( )
3.
(2016.上海单科.13)绘画是历史的一面镜子,能够折射出思想文化的变迁。右侧绘画最早可能作于
4.
(2010.浙江文综.21)阅读表5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状况的结论是表5 1969—1978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①中国对外关系出现全新局面 ②中国外交没有受到“文化大革命”干扰③中美两国关系逐步缓和 ④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5.
1950年4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要求《人民日报》及地方党报刊登群众对党员干部的批评。6月,《人民日报》刊登河北省枣强县农民联名投诉区委书记压制批评的来信,并跟踪报道事件处理结果。此举意在(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28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56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840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53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