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清廷任命李鸿章为头等全权大臣赴日谈判前夕,时人指出:“现在李鸿章语及和局,辄以不愿割地之说遍告于众人。窥其用意,必欲使此议出自宸断,然后定约之后,天下士论,民心怨愤不平之气,尽归于朝廷.而于己无与。”这反映了李鸿章( )
A
尚不谙熟近代外交
B
不愿承担割地后果
C
赴日谈判全权不足
D
反对清廷割地议和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从材料中看出,李鸿章在赴日谈判前夕,对于和局的言论是强调不愿割地,并且他希望这一决策出自朝廷,以便在定约之后,士论和民心的怨愤之情都归咎于朝廷,而非他自己,即李鸿章不愿承担割地的后果,故选B项;题干并没有提及李鸿章对近代外交规则或策略的不熟悉,而是关于他如何处理个人与朝廷之间的关系和责任,排除A项;李鸿章是头等全权大臣,拥有赴日谈判的全权,排除C项;李鸿章并不是反对清廷割地议和,而是不愿意自己承担责任,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2·山东省菏泽市一模·12)西方学者贝克特认为:“18 世纪的英国,既不是一个自由主义国家,也称不上是民主国家,它实际上是一个帝国……而19世纪资本主义最具活力的美国南部地区,同时也是奴隶制最为盛行、最不自由的地区。”这意在强调
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知识分子既从西方文明中看到了新希望,又注意到了西方科学发展所带来的道德伦理沦丧问题。他们力主中西调和,在西方科学、物质文明和东方伦理、精神文明之间寻求平衡。这一主张形成的关键因素是
(2024·浙江义乌三模·13)如图为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于1933年发表的漫画,画中展示了一只代表“日本”的手臂握着带有国际联盟戳记的“九国公约”和“非战公约”。这些条约已点着了火,熊熊燃烧如同火炬。该漫画反映出( )
(2024·福建泉州二模·5)表1 明初关于北方学校教育的部分举措据表1推知,当时的举措
(2024·江西上饶一模·5)清以前,历代实行两种国家行政管理体制,一是内地行郡县制,二是边疆少数民族行朝贡制。清朝则把郡县制深入推进到边疆地区,国家派官治理,落实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直接管辖权。这一变化表明( )
邓小平在《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中说到:“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认为“列宁比较好的思路”是( )
1984年出土于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的“朱庐执刲”银印(如表所示),是西汉晚期政府颁给有功的朱庐县守官的赐印。该银印的出土可以实证汉朝( )
(2024·福建名校联盟高三2月联考·4)先秦神话寓言、六朝志怪、唐朝传奇主要供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人欣赏;宋代兴起的话本小说,语言通俗活泼,深受下层民众喜爱。这反映了宋代
(2019·山东济南二模·30)第—次世界大战结束次年,中国赴法勤工俭学的学生共400多人,到1920年猛增到1600人左右。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西周前期,“王臣”主要是周王的直接属臣,平时在国都附近活动。西周晚期,除周王以外的人都属于“王臣”的范畴。这种变化表明
热门试题
1.
如图两幅图为江苏徐州发现的汉代遗址图。根据图片信息判断,该遗址可以考证( )
2.
武王伐商利用了商朝士卒的临战倒戈取得胜利。周公将之总结为“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周朝贵族对周之所以取代商这一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这一思考带来的结果是
3.
(2015.江苏单科.8)下表展示了1914~1920年华商火柴厂的发展情况。对表中数据的解读正确的是
4.
(2024·黑龙江牡丹江·10)“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护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由此可知,英国发动这场战争是为了( )
5.
(2020.7·浙江高考·3)史载:“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明简易,随时宜也。其后颇有所改。”其中“颇有所改”的是①设丞相 ②设内朝 ③设御史大夫 ④设司隶校尉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024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6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02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