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据《全唐文》记载:“岭南、福建及扬州蕃客,宜委节度使常加存问,除收舶脚进奉外,任其往来通航。”皇帝诏令允许蕃客“自为贸易,不得重加率税”。这反映了唐朝
A
海上丝绸之路繁盛
B
经济重心南移刺激外贸
C
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D
设立机构加强外贸管理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本题主要考查唐朝对外贸易,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题干中反映的是福建等地区外来贸易频繁,皇帝下令对其“不得重加率税”,可见政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符合题意的是C项,题干不是重点反映海外贸易的繁盛,排除A项,唐朝时期经济重心没有转移到南方,排除B项,D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
相关题目
(2019·江苏徐州高三考前模拟检测·5)《资政新篇》中提出“倘有百万家财者,先将家赀契式禀报入库,然后准颁一百五十万银纸,刻以精细花草,盖以国印图章,或银货相易,或纸银相易,皆准每两取息三厘。或三四富民共请立,或一人请立,均无不可也。”该措施有利于
唐代三省制实现了分层决策与分层行政,通过文书的起草、审核和执行的运作流程来实现权力的分割与制约。据此可知,唐代三省制
(2024·陕西咸阳一模·2)秦王政十八年,一名寡妇隐匿其子家产。经官员审理查验她的田宅、布肆、舍客室、马、债款后,照法律规定确认她“匿訾(资)税直(值)过六百六十钱”。这一记载可以说明当时
(2019·山东青岛高三上学期期初·3)唐代杜佑在《通典·自序》提出:“夫理道之先,在乎行教化;教化之本,在乎足衣食。《易》称:‘聚人曰财’。”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
(2024·河北张家口三模·9)1954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决议指出:“中央责成马列学院设立新闻班,负责训练现有省(市)委机关报的总编辑、副总编辑、编委委员及条件与此相当的新闻通讯社的、广播电台的和出版机关的党员干部等。”该决议( )
(2024·山东烟台二模·5)1877年,唐廷枢等人拟定的《开平矿务招商章程》声明:(该局)“所有生熟铁至津,按照市面价值,先听机器局取用。煤照市价,先听(轮船)招商局、机器局取用。其余或在津销售,或由招商局转运别口销售。”据此可知,开平煤矿( )
(2019·山东济南二模·25)下表是秦朝九卿的名称和职能,据此可知秦朝
(2025·河北承德高三上联考·8)1919年2月7日,李大钊主持北京《晨报》副刊改良,增设自由论坛,表示“凡有以新修养、新智识、新思想之著作惠寄者,无论文言或白话,皆所欢迎”。接着,李大钊又改造“译丛”栏,“‘译丛’一门拟多采东西学者名人之新著,且择其有趣味者追译之”。这些改良举措( )
图1描绘了如下场景:11月寒冬,纺织完毕的妇女在家中享受衣食温暖,而那些游手好闲的人则在街头挨冻。这表明 图1《缙绅的理想:18世纪德报图》
对图2中①时段解读正确的是( ) 图2 1950—1989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
热门试题
1.
(2018·山西晋城一模·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康有为和梁启超并不直接从事引进西学的工作,而是努力创造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的文化。在甲午战后,新兴的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相比,力量还太弱小,它在政治上虽然有变封建制度为资本主义制度的愿望和要求,却不敢也不能够同封建制度彻底决裂,康梁“新学”主要不是他们自己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独立创造出来,而是从西方引进来的,他们的认识还十分肤浅,因此不能不通过传统文化来为外来文化找到民族化的表达形式。在60—90年代,中国社会西学传播的水平还比较低,输入的主要是“西艺”,而很少“西政”,以致“盖当时之人,绝不承认欧美人除能制造……能操练之外,更有其他学问”。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1918年,陈独秀指出:文艺复兴以后的欧洲文明,虽然已胜过中国文明,不输入欧洲文化,固有的文明能保民族竟存于20世纪吗??在共和政体之下,提倡保存“国是”,当作何解??陈独秀在《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中还断然主张:“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 ——摘编自李侃等著《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梁“新学”有何特点并说明其成因。(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康梁相比陈独秀对中西文化态度有何新变化,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6分)
2.
(2020·四川德阳·16)读表1,据表中内容可知( ) 表1 1844~1855年中国经由广州和上海与英国进出口贸易额统计表(单位:万美元)
3.
(2023·广东高州一模·2)有学者指出:“严格说来……秦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直到秦汉,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4.
(2023·福建高考·6)19世纪90年代,中国各地的新设民族企业,常到上海、广州、厦门以较高的工资觅雇工人。这一现象可用于说明当时
5.
金灭辽于______年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60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153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2965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20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4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