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高中同步
>
选必3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下表是拿破仑战争后,欧洲一些国家出现的新变化。这些现象说明了
A
农奴制被推翻是俄国历史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
B
拿破仑战争使欧洲一些国家民族民主意识增强
C
各国斗争的内容不同,彼此之间没有任何关联
D
东欧各国在对法国战争失败之后开始自我觉醒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拿破仑战争后,俄国青年军官宣布要推翻沙皇政府,波兰青年军官和学生发动了要求民族独立的起义、奥地利和普鲁士发生革命要求建立统一的独立国家和制定宪法,这些意味着拿破仑战争使得这些国家民族民主意识被激发,故选B项;题干强调的是拿破仑战争对俄国沙皇和农奴制的影响,而不是说农奴制被推翻是俄国自身的原因,排除A项;题干强调的是各国不同的斗争内容都是受到了拿破仑斗争的影响,是有关联的,排除C项;题干中只有波兰属于东欧国家,而且这些国家的自我觉醒不是这时才开始的,排除D项。
相关题目
1813年10月,在德意志莱比锡附近,俄罗斯、奥地利、普鲁士及其他欧洲各国与法兰西第一帝国进行了一场决战。因参战国家和民族众多,被反法同盟国家称为“民族会战”。拿破仑最终战败,半年之后拿破仑退位。 由此可见,拿破仑对外战争
(2023·四川巴中高三“零诊”考试·33)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在1501年的教皇敕令中警告:“只要印刷术让无害且未受到审查的书籍进一步传播,那么它是非常有用的,但是如果它使有害的作品也广为流传,那么印刷术也可以是有害的。因此对印刷术的控制是极有必要的。”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2023·高三9月摸底联考(全国卷)·2)梁启超指出:“周既不纲,权利四散,游士学者,各称道其所自得以横行于天下,不容于一国,则去而之他而已。故仲尼见七十二君,墨翟来往大江南北,荀卿所谓‘无置锥之地,而王公不能与之争名;在一大夫之位,则一君不能独畜,一国不能独容’。”这揭示出春秋战国时期
下表是不同学者有关康有为的记载。由此可知康有为的维新思想
19世纪中叶以后,在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间形成了劳动力输出的“苦力贸易”,使华工广布于美洲和大洋洲。由此可见,“苦力贸易”
《左传》记载,楚灭九国而设县,并有“九县”之称。《史记》记载:“(秦)武公十年,伐邽、冀戎,初县之。”秦国后期频繁地与六国发生战争,其取得的土地以一郡一县来计算。据此可知,秦国推行郡县制
唐代素有“江河帝国”之誉,便利的水运条件使船商得以发展壮大。船商的发展以淮河为界,北不如南,且南方船商又多以沿河城镇和江南、岭南的山地、丘陵居民为主。唐代船商按其活动范围大致可分为跨域性船商、区域性船商和地方性船商三类。据此可知,唐代船商发展
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而柏拉图则提出“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其共同点是
(2022·河北省衡水市二模·12)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地区40多个自治城市颁布了多达300部的禁奢法令。仅15世纪就颁布了83部禁奢法令,这一数字在接下来的两个世纪里更是翻了两番。这股禁奢立法的潮流直至18世纪才逐渐偃旗息鼓。这从侧面表明,当时意大利
以下考古成果与历史解释对应准确的是
热门试题
1.
公元3世纪以后,罗马帝国统治者在民族政策中的一贯策略是扶持西哥特部众中相对弱势的领袖,如瓦伦斯皇帝曾帮助与他同为基督教异端的西哥特首领费列提根,以此对抗其国王阿瑟纳里克。这一策略的主要意图是( )
2.
(2009.广东历史.13)我国某部宪法将国家性质表述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这一表述说明当时
3.
从以下图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浮夸风”现象 ①片面追求高速度 ②自然环境遭到破坏③当时存在严重的 ④农业科技化取得重大成果
4.
(2010·天津文综·4)“17世纪末科学革命的胜利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这是因为( )
5.
提高民众抗日救国积极性 增强人民抗战必胜信心践行中共新民主主义理论 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58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148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2955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20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4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