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中考套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内迁各族学习汉族农业技艺,开始从事农业生产。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等传入中原,也深受汉族人民喜爱。这一现象说明了( )
A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B
中原地区经济发达
C
民族交融加强
D
少数民族技艺高超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内迁各族学习汉族农业技艺从事生产,体现汉族影响少数民族;西北乐器歌舞传入中原受汉族喜爱,体现少数民族影响汉族,这种双向交流促进民族融合,故选C项;江南开发是汉族南迁后南方经济发展,材料聚焦北方民族互动,排除A项;中原经济发达非材料重点,材料强调文化交流非经济本身,且该时期战乱频发经济不稳定,排除B项;材料不仅提及少数民族技艺,还说内迁各族向汉族学习,并非只突出少数民族技艺高超,排除D项。
相关题目
在黄河中游地区的仰韶文化中晚期部分遗址中,出土了石刀、石斧等工具;在遗址的人骨遗存中,还发现有较高比例的龋齿现象,考古学家推测这与饮食中淀粉量的增加有关。这印证了当时( )
“20世纪的漫漫长夜已然逝去。前半夜,人类似乎已陷入最糟糕的境地;而后半夜,欧洲则极其幸运:各个民族从不幸中吸取了教训。”欧洲“吸取了教训”主要是指( )
1878年,日本学者福泽谕吉声称,国际交往全靠兵力强弱,“大炮弹药,不是为主张已有之理而备,而是用来创造未有之理”。该言论反映出当时日本( )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过了一系列变革,直到进士科的创立,一种新的选官制度正式确立。这种制度出现于( )
19世纪中叶以后,西欧国家投送人员、物资的能力大幅提升,使距离和地理因素不再是影响国际体系的主要决定性因素。这主要得益于当时( )
历史史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年代,大庆石油工人所表现出的艰苦创业精神,被誉为“铁人精神”。这种精神的代表人物是( )
下列哪一口号或纲领出自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 )
从1953年起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 )
学者金冲及曾指出:辛亥革命使中国人抛弃了对皇帝的崇拜,促使人们敢于发表以前不敢说的主张,民众心理有了巨大变化。这反映了辛亥革命的( )
热门试题
1.
(2017.11·浙江高考·3)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下图所示人物主持的水利工程闻名于世,历苍黄风雨,惠泽中华民族两千余载,堪称世界水利工程的典范。这一水利工程是
2.
(2024·北京高考·1)古代玉器为礼之重器,孔子用玉比喻理想人格: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坚硬),知(智)也;廉(棱角)而不刿(割),义也;垂之如队(坠),礼也。这一比喻寄托了( )
3.
图9是民国时期描绘北京社会生活的风俗画。画中最能反映近代社会生活变革的有 ①墙上画作的风格 ②人物的发型 ③照明手段 ④饮食方式
4.
(2025·陕西安康高三质检·7)如表是清代在西南地区推动改土归流前后对比情况表。据表可知,西南地区的改土归流( )① 有利于中华民族整体意识发展 ②助推了儒家思想的传播③推动了封建大一统国家的建立 ④标志着边疆治理体系成熟
5.
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后,中共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方针,政治上全面揭露蒋介石的反共阴谋,军事上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决斗争和国内外舆论的强大压力下,蒋介石不得不表示“以后决无剿共的军事”。由此可见,中共这一方针的提出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72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3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30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