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高中同步
>
纲要 上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6·湖北荆州一模·10)1938年,蒋廷黻先生在所著《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指《南京条约》内容)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对《南京条约》内容中关于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的轻看说明清朝统治者
A
重在防范西方对华经济侵略
B
执行传统的抚夷外交政策
C
对西方各国给予同等待遇
D
近代国家主权意识淡薄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材料信息当时人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材料不能说明重在防范西方对华经济侵略,故A项错误;材料涉及签订不平等条约,给予西方国家某些特权,并非执行传统的抚夷外交政策,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对西方各国给予同等待遇,且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据材料“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可知近代国家主权意识淡薄,故D项正确。
相关题目
科举制是古代中国重要的选官制度。下列对科举制的评述,正确的是( )
下表是东汉中后期10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和寿命,这一现象直接导致的后果是
(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27)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十八世纪中叶以前,在广州与中国进行海上贸易的西方国家,没有一个在贸易额上占绝对优势。到19世纪30年代末,中外海上贸易的百分之八十是中英双边贸易(不包括鸦片走私),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2020·湖南永州二模·28)据统计,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共派出从军记者114名,还有15名画师、摄影师连篇累牍地报道战争的进展状况、战斗经过、双方死伤人数、俘获战利品、俘虏处置及战地情形等,战争爆发后仅一个月,有17名西方记者获得了随日军采访的许可。而清政府则拒绝外国记者随军采访,拒绝外国武官随军观战。这一差异突出反映了
《元史》记载:“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据此材料可以判断元朝①崛起于漠北蒙古 ②结束了多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③完成了全国统一 ④实行“四等人制”
(2020·北京高考·14)20世纪60年代,日本推行积极的经济外交。1962年,首相池田勇人出访西欧六国,协商 贸易问题,法国总统戴高乐称他是“半导体推销员”。这是战后日本领导人首次出访欧洲。同时,池田还表示“没有必要和美国采取完全相同的态度,现在可以和中国大力开展经济、文化的交流”。可见,当时的日本( )
(2022·广东省六校2022届高三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4) 北宋时,宰相和枢密院各掌文武二柄,彼此牵制。只有当战事爆发的时候,宰相才会兼任枢密院长官,兼具文武大权于一身。进入南宋后,出现了宰相长期兼任枢密院长官的现象。这一变化说明
(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35)图6为波兰开放边境线时的情景,它反映的是( )
(2012·安徽文综·15)据有关统计资料,元朝岁收粮赋,河南江北行省占全国总额的21.39%,江浙行省占37.10%,江西行省占9.56%,湖广行省点6.97%。结合下图分析,正确的是
热门试题
1.
(2014.海南单科.15)1900~1901年间,上海地区“言爱国者”,多积极讨论光绪帝之存废问题,“尚不知革命为何物”。这一现象反映当时
2.
(2016.上海单科.14)有人描述某一时期英国人生活的情景:以前,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艰苦,却很悠闲。现在,社会的节奏变快了。时间支配了整个社会,时钟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导致生活节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3.
明代学者丘溶指出:“诚以富家巨室,小民之所依赖,国家所以藏富于民者也……是则富者,非独小民赖之,而国家亦将有所赖焉。”他意在说明富人群体( )
4.
1879年,李鸿章奏请修建一条唐山至北塘的铁路,清廷不准。为此,李鸿章想出一个办法,在奏折里特别声明只修以骡马为牵引动力的“快车马路”。几经周折,清政府才勉强同意。这一过程体现了
5.
(2023··6)有学者指出:近代中国由不断丧失国家独立与主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向下沉沦趋向,向着实现完全的国家独立、民族自由、人民民主、民生富强的上升趋向的转变。这一转变的转折点是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256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4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226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